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一键”清除三处病患!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机器人微创手术实现“一站式”精准治疗新突破

近日,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团队再次挑战技术高峰,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胆囊切除术+胃肿瘤切除术。为同时患有肝、胆、胃三个脏器疾病的男性患者,实施了一次性、微创的联合根治手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运用高精尖技术处理复杂疑难疾病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多位点、跨脏器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IMG_256

病情复杂:三处病灶,传统手术面临“大创伤”难题

该患者因长期上腹不适,经全面检查,被确诊为多囊肝(肝内多发囊肿最大直径达14cm)、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及胃体部肿瘤。三个脏器,三种不同的疾病,如同三座大山,同时压在患者身上。

若按传统治疗方案,患者可能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分次手术,即先处理最紧急的病灶,待身体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手术。这不仅意味着患者需要承受多次麻醉风险、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总医疗费用,更会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漫长的康复周期。二是进行一次性的传统开腹大手术,虽能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手术切口长达数十厘米,创伤巨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风险高。

精准破局:机器人“三头六臂”,微创手术“一箭三雕”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我院肝胆胰脾外科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凭借先进的机器人手术平台,完全可以打破传统困局,为患者制定一个“最优解”。

“这类跨脏器联合手术,最考验操作的精准度与灵活性。” 金上博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腹腔镜的直杆器械局限,机器人系统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1、极限角度自由操控:机械臂具备多个自由度,可实现大角度旋转,在肝门部狭窄间隙、胃后壁与胰腺之间等腹腔镜难暴露困难的 “死角”,精准完成囊肿壁切除、肿瘤游离切除、胆囊三角分离等精细操作。术中针对胃肿瘤紧邻周围血管复杂位置,机械臂通过多角度转向完成肿瘤完整剥离,不易损伤周边血管神经。

2、3D高清视野赋能:10倍放大的立体视野清晰呈现脏器毗邻关系,使肿瘤边界识别、重要管道结扎等关键步骤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3、单台手术多区覆盖:通过同一组操作孔,机械臂无需重新穿刺即可完成从膈肌下肝脏、右上腹胆囊到上腹部胃腔的跨区域手术,较传统腹腔镜缩短手术时间2小时,术中出血量仅50ml。

疾病科普:隐匿的脏器 “炸弹” 需警惕

多囊肝:一种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囊肿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多增大,压迫肝组织导致腹痛、肝功能损伤,严重时引发腹水。传统治疗需多次穿刺抽液,机器人去顶减压术可一次性处理多发囊肿,改善囊肿的压迫症状,降低复发率,延长多囊肝进入终末期出现肝衰竭,进而需要肝移植的时间。

胃肿瘤:起源于胃壁处的交界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随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出血、穿孔。手术需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胃功能,机器人精准操作可最大限度减少胃壁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IMG_257

技术里程碑:多学科协作的宝鸡经验

此次手术的成功,延续了医院在机器人联合手术领域的技术积淀。据悉,该院肝胆胰脾外科已完成近二十例机器人辅助肝胆胰脾肿瘤切除手术。此次跨三脏器手术的突破,标志着其微创技术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恢复流质饮食,术后1周顺利出院,充分体现了机器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机器人不仅是手术工具,更是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的技术载体。未来,随着患者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对微创的诉求,机器人手术会像腹腔镜手术一样普及大众。” 金上博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微创技术创新,为复杂脏器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方案,为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砥砺前行!(供稿:宝鸡市人民医院)

责编:赵鹏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