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退伍前那段时间,借到路遥《平凡的世界》来读。初看时索然无味,不似金庸的武侠风花雪月,也没有王朔顽主般的调侃荒诞,然而不知怎地,就想着要读出个所以然来,于是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地强迫自己去读。
在读了几天后,感觉好像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吸引,说不清是书中人物的朴实纯粹,还是作者对于人性、善恶、价值、劳动的认知诠释,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从那开始,一边读一边摘抄,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记下那些让自己产生共鸣或深有感触的语句。
读完整部书,令人深刻使人纯粹。对于19岁的我,似乎就在那时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时,感觉看过《平凡的世界》,其它什么书都不用再看,因为这部书真的太好,好的无可比拟,自那以后也确实没再读过任何小说。
如今再读《平凡的世界》,多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多了二十年来的甜酸苦辣和永不屈服。劳动使人强大,人们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中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在心怀期待中正直、向上,在平凡碌碌中淡泊、安宁。故事里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除了社会变化、时代不同,还有什么是越不过的困难重重?我们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美好和未来,难道不应该被善待和尊敬?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时,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时,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这平凡时。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
“在这世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人总会认清自我,并听命于生活,这是在人生经历之后的成长成熟,不是妥协也不是退缩。得不到的坦然放下,已拥有的更要珍惜。像孙少平那样,经历种种创伤却没有倒下,即便是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无情地消失,即便是命运总不如人意,他也依然能在无数痛苦中咬紧牙关,熬过重重艰难,以更坚强的姿态站立起来。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不知泰戈尔的人生是不是如同他说的这样,而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熬过寒冬战胜苦难的喜悦。
在《平凡的世界》中,在路遥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岁月静好,成年人的生活就像是一场令人煎熬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劫难,人们一边承载着满满的苦楚,一边为憧憬的理想生活而踏实勤劳的付出,把人的脆弱和顽强一遍遍经历,然后在痛苦中自愈,在有伤的地方生长出飞翔的翅膀,锻造出永不服输的灵魂,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勇士。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总不枉在这世上活了一回人。”对于孙少平、孙少安,甚至路遥,他们所经历和付出的,远比我们的人生要曲折的多,但每一次他们都能不顾一切地把自己从命运的沼泽中解救出来,
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拿自己的那一点挫折出来说?没有谁的一生都是顺风顺水,失败也并不可悲,只要我们不言放弃,苦难总会过去,太阳会照常升起。
这世界上,值得珍惜和热爱的事物太多,我们理应付出努力和汗水,甚至生命和尊严,当我们穿越荆棘丛生的长夜,等待我们的一定是未来可期。( 作者:华阴管理段 周峰)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