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榆阳区东岳路社区:巷道院落微宣讲 理论政策进万家

今年以来,榆阳区驼峰路街道东岳路社区按照“以楼栋院落为主阵地,让巷道里、树荫下、院落里,每一处都成为可宣讲场所”的思路,让“固定宣讲+移动宣讲”同频共振,用接地气的话语把“冒热气”的理论政策带到群众身边。

听老兵讲红色故事

“当年面对枪林弹雨,我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怕什么叫苦。现在能够活着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看到今天我们国家建设得这么好,当年牺牲的战友没有白白付出。”近日,在院落宣讲中,两名耄耋老兵深情讲述了他们的军旅生涯以及参与抗美援朝时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把现场听众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珍惜眼前幸福生活,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红色气质,激发红色动力,不断坚定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朴素情怀。

“听后我心潮澎湃。我们要努力服务群众,爱岗敬业,用无私奉献履行对党做出的承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东岳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莉表示。

IMG_256

党校讲师阐述理论

该社区福星巷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榆阳区委党校讲师席旺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拉家常”的方式让讲师与党员群众积极互动,结合身边生活环境的变化,把生态文明思想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把“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使现场的党员群众受到深刻启发。

“坐在巷道听理论宣讲,又新奇又有趣,好像那些理论听起来也更容易理解了,同时也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要力所能及保护环境。”居民张阿姨说以后会积极参与到社区理论宣讲活动中。

市复员军人疗养院里,党校讲师张美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延安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延安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给他们讲党的精神、理论和政策,把‘高大上’的理论变成居民群众爱听的‘好声音’,让大家对理论政策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张美娟说。

党员群众表达诉求

把党的温暖“送下去”,把百姓的需求“收上来”。该社区利用宣讲的契机,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办事处党建联系点领导、分管城建领导、包社区领导、社区负责人、社区各包网格干部通过现场倾听群众心声和需求,着力解决好群众的“微诉求”。

老旧小区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影响城市环境,东岳北路道路中心的排水井壁塌陷为百姓出行造成不便,残疾人贺静梅有一个微心愿,近期家里缺少基本生活物资……在小巷(院)微宣讲课堂上,领导干部现场办公,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认领微心愿。

同时,依托微宣讲积极组织党员融入公益服务,变“书记独唱”为“党员共鸣”、变“坐而听学”为“围而论道”、变“单一空间”为“开放平台”,让巷道、庭院不仅成为干部群众的“精神食堂”,也成为社区治理的“议事厅堂”,打通理论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来源:榆林日报)

责编:杨阳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