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汉中市应急管理局:多举措推进 八五 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汉中市应急管理局以应急管理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承诺践诺等为抓手,通过“安全生产第一课”“小周老师讲安全”等形式,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近日,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司法厅印发《关于表扬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及个人的通报》,对58个表现突出的市县(区)单位和50名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市应急局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八五”普法以来,市应急局将普法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基层治理、执法实践,注重“四个着力五个突出”,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全社会遵守法律、信仰法治。

该局着力把学习宣传宪法及国家基本法律列入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在“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积极宣传宪法,举办新入职人员宪法宣誓活动,促使全局干部职工树立宪法至上理念,维护宪法权威。着力把党内法规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素养的必修课,采取配发廉政读本、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案例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着力把学习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工作第一抓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深入学习《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系统依法治理能力。

该局定期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持续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有效落实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要求,形成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普法工作格局。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将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内容,强化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依法决策和指挥能力。建立新录用人员入职专项培训和在职人员脱产实训制度,做到新录用人员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在职人员每年脱产实训不少于2周,切实打牢依法行政工作根基。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和落实企业内部学法用法制度,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环节,统筹安排覆盖全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意识能力。

该局坚持以定期学习巩固提升干部法治思维,通过周、月例会和“应急大讲堂”等方式,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法治业务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辅助作用,在法律咨询中传授实务知识,规范组织干部参加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在“四下基层”活动中,将普法宣传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在执法工作中同步普法,推动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深入人心,扎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典型案例报送评选工作,进一步以案释法宣传,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

该局通过组织市级层面矿山、危化、工贸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警示活动,在局门户网站发布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规范、教育功能,着力构建安全防灾人民防线。抓实重要节点普法环节,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应急人”先进典型人物评选、“应急安全防灾”技能大赛、应急第一响应人宣讲、应急演练等活动,以先进典型引领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

该局在安全生产培训考试领域,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培训、考试大纲,作为特种作业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必修课,以培训考试助推企业提升安全责任意识,自觉遵法守法。在宣教活动中,以法治宣传和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持续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打造“五长话安全”“小周老师讲安全”等特色品牌,深入基层2800余家单位开展宣讲,发放资料5万余份,发送信息10万余条,受众达10万余人;在主题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咨询日、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宣教作用,近距离向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累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2494场,参与群众达36万人次,组织观看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2017场,参与68万余人次;在常态化宣传方面,依托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法治建设”“政策法规解读”专栏,积极发布法治宣传视频、党内法规和相关法条解读信息,围绕应急管理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形成融“报、网、端、屏”于一体的法治宣传体系,有效扩大法治文化受众面和影响力,为推动汉中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来源:汉中日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