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高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镇中心工作,突出内宣鼓劲、外宣聚力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坚持举旗定向,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始终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6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四上讲堂”、院落会、红色影院等形式,镇村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余场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15场次,推动党员干部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固本培元,宣传阵地守正创新
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好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切实抓好网络安全。利用“高桥宣传”公众号、村组微信群适时开展网上正面报道,将主流思想舆论传递至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形成宣传合力,进一步凝聚网络舆论正能量。明确专人负责舆情监控,随时掌握各媒体平台舆情信息,及时做好舆情信息应急处理与报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全年在中省市县级各类媒体发布稿件600余篇,其中央视网刊登《陕西紫阳 北归苍鹭搭巢迎春》央广网刊登《陕西紫阳裴坝村:打造“人鸟共存 相依相长”生态田园画卷》,人民日报刊发《提升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增收》,进一步提升了高桥镇知名度和美誉度,主流舆论持续壮大。
坚持崇德向善,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在全镇引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大力实施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培育“村民乐”基层治理品牌,开展“村民乐”之老人长寿宴、“村民乐”之重阳节趣味运动会、“村民乐”之“姜”爱进行到底等志愿服务活动,孝义品牌深入人心。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原则,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人居环境整治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100余场次,充分彰显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作用。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民理事等体制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创评表彰一批“好媳妇”“好婆婆”“孝义之星”等先进典型50余名,培育良好家风、涵养淳朴民风、引领文明乡风。
坚持文化赋能,文化活动利民惠民
以文化活动为主线、以地域特色为亮点、以文体旅融合为载体,结合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旅游元素,紧扣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脉络,精心筹备并组织“欢乐猜灯谜 喜庆闹元宵”“庆三八”等文艺汇演活动等9场大型文体活动;开展万物“丰”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苍鹭艺术节、“廊桥夜游”沉浸式快闪、稻田音乐会、“戏曲进乡村”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30余场次,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立足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研学+文化”“旅游+教育”融合发展,不断擦亮“研学+”新业态品牌,开辟出一条以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初心如磐,使命永担。2025年,紫阳县高桥镇将守正创新、笃行实干、砥砺前行,以新气象新作为,担负起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新使命,以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奋力谱写高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稿:紫阳县高桥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