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扶风二中:提质增效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奔跑

2024年是扶风二中建校以来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扶风县教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围绕“12345”工作思路,加强党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质量立校”核心,积极落实管理责任,落实双减服务成效,加强青蓝工程教师结对培养,全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跑出了卓越成绩。

强化党建抓队伍,夯实质量提升的“凝聚力”

2024年学校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任务,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分工,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党建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教师创优争先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成长规划、青年教师培养等一系列举措,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2024年学校被评为宝鸡市好学校。

IMG_257

提质增效抓管理,增强质量提升的“内驱力”

形成体系,重视培训提升。学校先后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班主任工作汇报、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通过展示交流,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对于新任命的班主任,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促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迅速胜任班主任工作。通过召开班团干部培训会,提升班团干部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班级管理成效,形成良好班风。通过召开潜能生前途理想教育会,提高潜能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帮助他们端正学习心态、树立学习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育并举,重视素质教育。学校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不断深化德育品牌建设,通过举办“二中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学生才艺展演精彩大课间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拔河比赛、庆元旦师生联欢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展示了师生风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赢得了师生、家长一致赞誉。积极开展学生滑雪研学、学生韵律操比赛、足球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五育并举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均衡布局。

IMG_263

落实双减,深化作业革命。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推进完善作业革命管理体系,形成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教研组审核评价,教务处复审签字的课后作业研究、评价、审核体系,有效把控了学生课后作业的时间和质量,规范了课后作业的布置,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强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效益。

加强教学管理,增强质量提升的“竞争力”

落实三个坚持,不断夯实教学管理。学校重视教师考勤管理,坚持考勤周公示制度,教务处每周考勤周汇总后,学校校办以周简报的形式发教师群公示,促进学校管理的透明化、公平化。坚持值日领导每日课堂巡查制度,教务处每天三查制度,加强教学跟踪管理。坚持案头作业月检查制度,及时总结反馈公示通报,将案头及作业管理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坚持绩效考核月总结公示。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落实监督评价体系,达到以查促管,以管促教的目的。有效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学落实成效,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落实三个重视,不断丰富科研成效。学校重视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围绕实际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学研究氛围浓厚,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六项宝鸡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立项,六项县级五育融合课题成功结题。21人次参与的七项县级教研规划课题成功结题。多名教师教研成果获得县级优秀奖。2024年学校与召公初中、天度初中、南阳初中、新店初中联合成立扶风二中教育集团,有效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团每月开展一次专题教学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相互观摩课堂实效,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IMG_277

落实三个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信息化创新、科技创新和课题研究的参赛和申报,着力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新进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教学能手示范引领课、青蓝工程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涌现出一大批青年优秀教师。3名教师在宝鸡市2024年基础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1名教师被推荐代表宝鸡市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教师队伍业务素养进一步提升,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供稿:扶风县教体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