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绥德县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为全面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工作,2月17日,绥德县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县委常委、副县长苗立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县纪委监委派驻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马永强,全县各中小学(公、民办幼儿园)校(园)长,绥德中学、绥德一中、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义务段和高中段学校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局机关全体干部共计1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黑耀飞主持。

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教育工作,分析研判了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印发了《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 “绥德好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绥德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安排部署了春季学期各项重点工作,动员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齐心协力开创绥德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上,绥德县教体局班子成员分别就所分管业务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与实施步骤。县纪委监委派驻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马永强就贯彻落实十九届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

IMG_256

会议指出,开学在即,各学校准备工作要细、落实措施要准、管理手段要严、计划目标要高,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为老师提供宽松、愉悦的教学育人环境,确保开学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IMG_258

会议要求,要突出党的建设这一重要引领。持续增强党建引擎动力,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继续开展“一校一品”党建示范校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强化正风肃纪,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少数、重要领域,持续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干部作风问题、营养餐专项整治。

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创建一批立德树人示范学校,评选一批“新时代好少年”“校园十佳之星”等先进典型,利用好县域内红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深入推进阅读教育、“两节一会”、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特色社团,挖掘并传承好绥德非遗文化项目。

要瞄准教育质量提升这一主攻方向。各学校要牢固树立讲情怀、要实干,讲奉献、要苦干,讲方法、要巧干,讲责任、要真干的“四讲四干”精神,把抓质量的议题摆在桌面、放在案头、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高中学校要研究制订尖子生培养计划、临界生提升办法、后进生转化方案,实现一本上线率和名校录取率“双提升”;职教中心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人次比率,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义务段学校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向40分钟要效率,向在校时间要质量,确保学生负担减下去,教育质量提上来;幼儿园要提升办园的标准和师资水平和普及普惠性覆盖率,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一步规范招生和校车运行,严格落实“一园一车”管理办法。

要激发改革创新这一内驱动力。深化与西安、邗江、六安等地名校交流合作,落实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新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教育科研等方面项目合作;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铸魂”学习活动,持续加大师德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充分应用“三项机制”和教职工绩效工资的10%,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机制,完善各类名优教师补贴政策;抓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积极协调编制部门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定教师职称评审评价实施办法,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更好激励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要筑牢校园安全这一基础保障。各学校要始终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安全工作摆在压倒一切的首要位置,要深入自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落实闭环管理,做到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开学;要切实预防校园欺凌霸凌,严厉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健全“护学”机制,完善学生欺凌和暴力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机制,积极组织校园内保安、教师、家长,配合交警做好学生上下学期间“护学岗”工作,全面推进中小学学生骑电动车集中整治行动。

IMG_256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全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供稿:绥德县教体局)

责编:卓西玲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