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干部队伍,是麟游县应急管理局落实“培养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的具体目标。麟游县应急管理局党委抓住为党培养干部队伍这一关键,持续发力,逐步解决“要有人干”“能不能干”“干得好不好”三个问题,不断壮大队伍、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凝聚合力,以应急管理队伍高质量建设助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解决有没有人的问题,建好队伍
2019年,麟游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之初,局机关及全系统编制56名、聘用22名。通过近三年积极争取,局机关编制从7名增加至10名、煤监中心事业编制从24名增加至37名、聘用驻矿安监员从9名增加至16名,编制和聘用共增加23名,满编满聘101名,人员提高比例达30%。转变思路招人。2021年设立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核定事业编制21名,因机构性质不明确等问题,一直不能招人、不能调人。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麟游县应急管理局解放思想、变换方式,走出“只为执法大队招人”这个圈子,以“为麟游县储备培养事业干部”的思路,在2023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中公开招录5名事业人员,打破机构无人局面。
借政策机遇配人。针对麟游县煤矿监管干部数量不足问题,紧紧抓住中办、国办“意见”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县委主要领导支持,借用13名事业编制,以急需紧缺人才招录方式招录12名煤矿监管专业人员,使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达到27名,专业人员占比85%,远高于国家和陕西省要求,专业人员配备走在全省前列。借机构改革增人。2024年7月,在麟游县机构改革中,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为局机关增加3名公务员编制,增设1名副局长。
努力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锤炼队伍
开展练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连续三年开展应急能力提升“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补短板、强基础、激活力、抓落实作用,以“干部上台讲、系统激情学”为宗旨,大兴勤学善思工作之风,干部立足岗位本职,上台讲、展风采、练本领,组织培训学习58期。组织开展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防汛应急、水域救援、模拟山体崩塌等实战应急演练及“进企业、查隐患、跟执法、走流程”现场练兵,让大家直接参与、真实感受、提升能力,形成干部人人讲学习、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驻企一线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分批派驻监管干部驻煤矿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学习,致力破解安全监管人员“质弱”问题。通过驻矿学习、强化实践,让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立案查处煤矿重大隐患实现“零”突破,干部整体专业化水平得到加强。
外出交流培训,拓宽监管视野。不断让干部走出去开拓眼界,分批次派出20余名干部到辽宁阜新、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及榆林、咸阳、铜川等地考察交流。每年委派监管干部、驻矿安监员到铜川工业技师学院脱产培训,为煤矿安全监管、灾害治理提供专业支撑。与耀州、印台、旬邑、彬州签署五地煤矿监管部门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交流、经验分享,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共同推进煤矿生产安全,提升监管效能。
努力解决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建硬队伍
在抓班子带队伍的同时,探索如何让干部更加快速成长,到更广阔的平台去担当尽责,努力建好人才“蓄水池”,锻造干部“硬肩膀”。大力推荐使用干部,激发队伍活力。2023年推荐1名副局长任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1名二级单位科级领导任麟游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2024年推荐提拔2名后备干部任局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成为应急系统任用干部最鲜明的特色。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工作环境。投资30万元建成8间120平米的标准化执法队,配备价值100余万元的执法设备,让基础更加牢固、执法更有底气。投资5万元建成70余平米的“应急书苑”,创建为县级“职工书屋”,藏书3000余册,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团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
大力强化待遇保障,稳定一线队伍。争取县政府支持,提高驻矿安监员工资待遇,人均月增资1500元,最低年待遇7.2万元以上,年度对优秀驻矿组奖励10000元、优秀个人奖励5000元,激发工作热情,稳定驻矿队伍。大力提振干部士气,凝聚队伍合力。通过干部推荐、股长选拔、岗位练兵、外出学习、待遇提升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全系统干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不落人后的内生动能。
三年来,全系统干部竞相考取专业职称、获得专业认证,19人获得能源类初级职称、5人获得中级职称、1人获得高级职称;18人成功聘任对应职称岗位,占事业专业技术人员90%;1人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1人完成在职研究生学历、4人取得民用无人航空器操控执照,凝聚成就事业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县应急管理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煤矿灾害治理、煤矿安全监管先进集体、全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多名干部获得省市荣誉。局属二级单位煤监中心创建为2024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
面对新形势,麟游县应急管理局将用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激励更多干部勇于去接“烫手山芋”,当“热锅蚂蚁”,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人心正、业务精、执法严、队伍齐”的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而不懈努力。(李朝阳 江锋)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