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麓,绿意绵延。走进西乡县私渡镇,林荫之下,菌棒错落,一朵朵褐伞般的香菇悄然绽放,将山野的馈赠化作村民手中的“致富伞”。这里,林下经济与中药材产业交相辉映,铺就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林间“褐伞”撑起致富梦
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红星村将传统椴木香菇种植技术融入现代林下经济,20万段菌棒在松涛间静默生长,孕育出品质上乘的“山珍”。林荫蔽日、温湿适宜的环境,让香菇肉质厚实、香气浓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全镇椴木香菇产业年带动50余人就近务工,户均增收超万元,昔日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药田“金粒”播种新希望
漫步田野,龙门村连片的元胡苗在春风中舒展嫩叶。作为中药材产业的“主力军”,私渡镇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元胡、乌药等中药材。露天种植的元胡根系发达、药效显著,亩产效益可达5000元,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猕园“绿宝”开启增收门
猕猴桃架上,翠蔓绽芽盼盛景。河湾村凭借优越的水土条件,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从起初小规模试种到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专业团队功不可没。果农严守绿色标准,物理防虫、有机施肥,保障每颗果子天然健康、口感鲜美。私渡镇积极协助企业开拓电商渠道,让猕猴桃走出大山,山间“绿宝”叩开致富新门。
党建引领 绘振兴画卷
西乡县私渡镇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创新“集体经济+企业+农户”联动机制,林下经济与中药材产业齐头并进。今年,私渡镇将发展食用菌200余亩、猕猴桃种植1000余亩、中药材种植3000余亩,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格局。从林间菌香到药田丰收,从家门口就业到产业分红,私渡镇正以生态为笔、产业为墨,书写着强村富民的崭新篇章。 (供稿:西乡县私渡镇)
责编:谷可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