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310国道一期工程首个大断面矩形抗滑桩浇筑成功

3月13日,310国道改扩建工程沙家湾隧道进口首个2米*3米矩形抗滑桩经连续3小时施工,顺利完成浇筑任务。

沙家湾隧道进口因存在滑坡,原设计方案为卸载清方后进洞。考虑到该隧道处在茵香河景区内,卸载创伤面大,坡面挖除后植被短期难以恢复,外观效果差且施工周期长,310国道项目办多次召集专家论证会,最终调整为抗滑桩支挡的方案,设计设置了6根2米*3米矩形抗滑桩。矩形抗滑桩相较同截面积的圆形桩,具有抗弯惯性矩大、可承受更大水平推力的优点,但也存在机械使用率低,普遍采用人工挖孔护壁的施工方法,成孔时间长、安全风险高的缺点。

IMG_256

针对该项目抗滑桩施工,项目办与总包单位多次会议研究,确定采用全机械成孔、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方案,细化技术准备,全过程梳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范解决,确保施工成功。总包单位斥资引进大功率钻机,配合方形切刀,采用钢护筒固定孔口,钻机具有钻杆倾斜度控制功能,保证钻孔垂直度;成孔孔壁刀削规则齐整,24米深钻孔仅两天时间便完成成孔。钢筋笼在场外整体绑扎,两台大吨位吊车多点提吊,防止钢筋笼在起吊翻身过程中扭转变形,现场专业人员指挥顺利吊装入孔。针对钢筋笼水平箍筋交叉密集、空间小,只能采用一套导管浇筑的情况,多次优化混凝土配比,现场试验验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底部混凝土振捣采用加大一次性混凝土灌注量,利用冲击力保证混凝土扩散,上下活动导管辅助振动密实。中上部位置采用下吊长软管软轴振动棒振捣。全部施工过程工人不需要下到孔内,从根本上保证了作业人员安全。

IMG_257

大断面矩形抗滑桩采用全机械成孔在我省公路施工中并不多见,本次首根桩施工成功,为接下来剩余抗滑桩的施工提供了经验遵循。抗滑桩施工完成后,沙家湾隧道便具备进洞的条件,年内力争实现该隧道双洞贯通。(供稿:宝鸡市交通运输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