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近日,镇巴县巴庙镇招商小分队赴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宁陕县及甘肃省成县等地,开展跨省产业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调研天麻、香菇、甜糯玉米及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巴庙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跨省联动学经验 天麻产业拓思路
首站走进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深入宜昌鑫祥成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宜昌何氏天麻专业合作社及孙家何志诚天麻专业合作社,学习天麻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夷陵区作为全国天麻主产区之一,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年产值超亿元。
镇巴生态资源与夷陵相似,巴庙镇将借鉴其标准化生产经验和品牌化运营思路,推动天麻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精深加工延伸,打造“天麻经济”,带动农户增收。
菌菇玉米双赋能 绿色经济添活力
在陕西省宁陕县,招商小分队先后走访青龙菌业专业合作社和宁陕县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龙菌业的袋料香菇菌棒自动化生产线,以“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模式降低农户种植门槛,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宁陕供销公司则通过订单农业推广甜糯玉米,形成“基地种植+冷链加工+电商直销”链条,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
“菌棒集中生产订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我们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探索建立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并试点甜糯玉米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巴庙镇主要领导表示。
中药材全产业链 打造经济新引擎
最后一站抵达甘肃省成县,招商小分队走进成县家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鸡峰镇中药材种植基地。作为陇南中药材核心产区,成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建成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发药食同源产品20余种,年产值突破3亿元。
巴庙镇将加强与成县的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引进初加工生产线,完善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管理,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擘画发展新蓝图 谱写振兴新篇章
此次跨省考察不仅为巴庙镇产业发展开拓了视野,更搭建了区域合作桥梁。考察结束后,巴庙镇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三步走”发展路径:成立天麻、食用菌产业专班,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与宜昌、宁陕、成县等地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整合项目资金,建设菌种繁育中心、食用菌示范基地。
以产业振兴为笔,以生态优势为墨,镇巴县巴庙镇正将考察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全力打造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强镇,为乡村振兴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章杰 姚学海)
责编:谷可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