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新林
序:黎坝位于县境之西南部,东接长岭,南邻本县仁村、四川万源市之康乐乡,西连四川省通江县铁溪镇,北依本县三元镇。清嘉庆八年(1803)曾于此地置黎坝巡检署,筑城堡,关防流寇。嘉庆年间,平息白莲教起义后,为加强地方管理和军事防备,黎坝巡检署因之设立。遗址在今镇政府西约300米。《定远厅志》载:“黎坝巡检署……嘉庆二十二年同知马允刚详建,道光二十三年圯。旧署在黎坝,巡检冯懋功详请移建简池坝,旧址改建社仓……”
曾闻此处有古遗迹宝山寺,已毁。现在所见,惟翠柏森然成林。该柏树群位于春生社区街上组宝山寺,共137株,平均树龄300年。该坝周遭环山,土地平阔齐整,道路交错相通。民居集中,土壤肥沃,为县主要产粮区之一。稻米米质尤佳,广为传颂。多古井,水清可人,汩汩而出;虽废弃之井,亦清澈。水中藻、荇摇曳可爱,疑上士之净瓶或失落于此。
近年来,借乡村振兴东风,黎坝大力发展旅游及民俗产业,尤其春三月油菜花节的举办,更是吸引万千游客来此,感受田园风情,成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乡村黎坝,山城镇巴;处处春光,处处风情。于是,得《永遇乐》一阕,以咏黎坝;《春兴五首》乐此春光。并颂国泰民安,镇兴人和。
永遇乐·咏黎坝
一坝平畴,环山如抱,别开福地。畎亩纵横,人家上下,阡陌连十里。春黄油菜,秋熟稻米,尽作四季殷实。问桃源,何须入晋,笑他武陵偏僻。
泉清柏翠,宝寺无觅,消去沧桑陈迹。地底深处,惟听风雷,古村阅盛事。蜂蝶过阵,游人接履,乐赏田园兴寄。似此家国太平日,酒从快意。
春兴五首
其一
豌豆打尖蚕豆圆,菜花隔陌成畦连。
春秧正待节前雨,好水恰来山后泉。
新雀巢枝占旧树,家鸡引雏傍篱田。
炊香散出椿香味,总是清明未几天。
其二
清明最好是农家,黄绿清芬到日斜。
园里混蔬香老蒜,梯间培苗吐新茶。
晓花弥繁将分露,夜蛰初稀欲鼓蛙。
春草年年吹绿处,深墙梦里满山花。
其三
十月兴兵伏雪霜,春来野战动八方。
齐身才束战袍绿,列阵重披金甲黄。
形势独分天地色,锋芒尽占田池香。
岂堪媚俗做花事,社稷之师才是王。
其四
菜花黄眼柳茵茵,春水犹寒瘦粼粼。
老妇挽篮寻野采,田夫荷锄忙深屯。
东头迎路称茶细,南市当集买笋新。
待得清明时雨后,万千红绿直为邻。
其五
青山半抱一村庄,百户人家竟列行。
阡陌田畴连大道,篱笆院落起高墙。
轻商贩旅招门至,老叟童孙应客忙。
花节相逢寒食日,田园十里酒茶香。
来 源:《山之魂》杂志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