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教育部— 儿基会 “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要求, 5 月12日、13日,一场聚焦学前融合教育创新发展的专题研修活动在眉县筑梦幼儿园・林间心谷营地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共眉县县委社会工作部、教育体育局、残疾人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眉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统筹指导,以“理论赋能 + 实践创新”双轮驱动,通过专家引领、沉浸式体验、跨领域研讨,全力探索县域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全县 80余名幼儿教师、社工及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开启融合教育新征程。
专家领航:解码ICP 理念,锚定课程改革方向
活动开始前,陕西师范大学王庭照教授团队做了专题培训,围绕个别化课程规划(ICP)核心要素,讲解了差异识别、目标分层、策略创新、动态评估工具定位儿童需求及结合社区资源设计支持方案等内容,为学前课程改革设计指明方向。
自然为课堂:六大主题活动诠释融合真谛
活动采用“普特儿童 1:1 协同实践” 模式,160 名儿童(含 80 名特需儿童)组成融合伙伴开展三个阶段的活动。第一阶段:六大主题课程活动。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目标,通过扎染体验、面包窑烤制面包 、垂钓+野外求生之烤鱼、林间写生、主题泥塑之《我的样子》、种子的秘密之种植活动。普特学生组成融合伙伴,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会合作的快乐。与会老师分组用ICP量表进行观察记录。第二阶段,野炊大比拼。六个小组和与会教师合作制作创意午餐竹筒饭、金汤烩麻食、炒米饭、包饺子、手工磨豆浆、老陕大烩菜。各组师生分别展示了自己的美食,相互品尝,分享劳动的快乐。第三阶段:林间派对。即兴派对上,各小组儿童分别展示才艺,分享活动成果与感受,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林间,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跨界研讨:凝聚共识破解融合教育难题
孩子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进入跨界研讨环节,围绕融合教育课程关键问题,代表们深入交流。针对群体教学与个性化支持的矛盾和以幼儿表现和家长反馈,通过分层任务、环境创设、材料提供调整课程设计;最后陕西师范大学王庭照教授还针对多元化教学评价、社区资源合作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指导和点评,为县域融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ICP 视角下融合教育课程创新设计与有效实施研修活动” 的成功举办,是眉县在融合教育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未来,眉县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创新融合教育课程与模式,为特需儿童撑起一片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天空,推动县域融合教育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王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