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的温度,藏在每一句耐心解答里,藏在每一次主动服务中。今年以来,凤县留凤关卫生院积极响应市卫健委“六个多”服务行动号召,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流程,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患者就医更暖心、更安心。
多说暖心话,拉近距离暖人心
“阿姨,您今天气色好多啦,再坚持治疗几天就能康复!”内科医师陈医生查房时的一句鼓励,总能让患者心里暖暖的。卫生院要求全体医护人员摒弃生硬的医学术语,用“请”“谢谢”“别担心”等暖心话语替代冰冷表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架起医患沟通的“连心桥”,让患者在就医中感受尊重与关怀。
多听心里话,倾听需求优服务
“院领导接待日能当面提建议,门诊大厅有投诉箱能随时反映问题,咱们的意见真能被听见!”患者的真切感受,源于卫生院对“倾听”的重视。通过修订“院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投诉箱”,卫生院坚持从患者“心底声音”里找不足,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优化服务流程,让服务改进更贴合患者需求。
多解就医惑,清晰答疑消顾虑
“张大爷,这是您的用药答疑清单,上面写了您刚才问的问题,我再给您念一遍。”接诊结束后,罗医生将手写便条递给患者,把3-5个核心问题用通俗语言写下答案,让患者带回去慢慢看。针对老年人记不住医嘱的问题,医护人员主动梳理疑问、手写清单,用“笨办法”解决患者就医困惑。
多替患者想,人文关怀显担当
“大妈,您腿烫伤严重,行动不便,我送您去医院!”包村医生入户时发现留守老人腿部烫伤后,毫不犹豫将老人送往医院。从关注留守老人就医难题到照顾特殊患者需求,卫生院医护人员始终把患者当亲人,用主动担当彰显医者仁心。
多给便利事,高效就医少跑腿
“门诊大厅有自助取袋机、饮水机,还有雨伞借用,太方便了!”患者的点赞,源于卫生院的便民举措。为让患者“少跑腿、好办事”,卫生院在门诊大厅配备便民物品免费使用;为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就诊取药,用细节提升就医体验。
多做科普事,健康守护不停歇
“医生到村里讲养生知识,还免费义诊,咱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健康知识!”村民口中的便民服务,是卫生院常态化的科普行动。医护人员定期深入村庄、学校、企业开展讲座、义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推送健康知识,让疾病防治和养生常识走进千家万户。
医疗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凤县留凤关卫生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持续优化流程、创新模式,让“有温度的医疗”惠及更多群众,为辖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柴茂)
责编:谷可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