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汉阴县汉阳镇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按照“分类施策、动态跟踪、作用融合”精准化管理,有效激发党员队伍内生动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分类施措,让精准管理更有温度
针对党员年龄、职业、流动状态等差异化特征,制定“一人一策”管理方案,确保“流动不流失、年老不脱节、困难有帮扶”。开展流动党员“八项活动”,聚焦信息摸排,建好23名流动党员底数台账,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推送“学习礼包”,线下开展“归雁座谈”,引导3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动100余人就业;组织40余名老党员成立“政策宣讲队”“纠纷调解队”,在移风易俗、矛盾化解中发挥余热。长岭村80岁老党员夏明义带头拒绝寿宴大操大办,带动全村形成“喜事简办、厚养薄葬”新风尚;通过“党员结对+政策资助”方式,为29户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医疗救助等难题,2025年“七一”前夕,镇党委班子成员走访慰问29名困难党员,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8枚。
创新载体,让组织生活更有活力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立体学习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依托“学习强国、陕西党建网、汉阴先锋”等平台,为流动党员定制“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家乡发展动态,2025年以来累计发布学习内容200余期,覆盖党员1200余人次;同时积极探索“情景+体验”的授课方式,将集中授课地点搬至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农家院坝,开展“天池大碗茶”品鉴推广、烤烟种植技术培训等实践活动,让在家党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能力。
作用融合,让红色力量赋能发展
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迭代升级“三联”工作机制,镇属国企汉安公司联合16个村(社区)党支部,打造“汉阳蒸盆子”产业链,带动1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天池村、长岭村突破50万元;通过党员干部、种植大户代表积极争取跨村流转土地,建成3个千亩烤烟产业示范基地,带动12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3万元;深化党建引领“321”基层治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配备专职网格员320名开展日常巡查和隐患摸排,密切掌握社情民意,组建“红袖章”巡逻队等志愿队伍,2025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35件;在“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中,90余名机关党员带头捐款,500余名党员群众、44家爱心企业和在外汉阳户籍爱心企业、各驻镇单位积极响应,累计募集善款36.3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基础设施建设。
从“泛化管理”到“精准赋能”,下一步,汉阳镇将持续深化管理模式,充分释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图景。(龚 雪)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