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骤降、寒风肆虐,流感、诺如病毒、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这是因为低温环境让病毒存活时间延长,加上人们室内活动增多、通风不足,病毒更容易通过飞沫、接触传播;同时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质虚弱者,成为传染病的 “易感人群”,更需重点防护!

五大核心防护措施,筑牢健康 “防火墙”
1. 科学佩戴口罩,阻断传播第一道关
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商场、地铁、医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贴合口鼻不松动;
口罩连续佩戴不超过 4 小时,污染、潮湿后及时更换,摘取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更换后立即洗手。
2. 勤洗手 + 常通风,细节处防病毒
遵循 “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打喷嚏后,用流动水 + 肥皂 / 洗手液清洗双手,揉搓时间不少于 20 秒;
每日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增强免疫力,从饮食作息入手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果(橙子、猕猴桃、西兰花)、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少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每天 1500-2000ml),促进新陈代谢;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成人每天 7-8 小时,儿童不少于 9 小时,避免熬夜透支免疫力;
适度运动:选择室内瑜伽、跳绳、散步等温和运动,每周 3-4 次,增强体质抵御病毒。
减少聚集,降低感染风险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避免前往密闭拥挤的场所;
若家人或同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及时接种疫苗,主动防护更安心
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议及时接种,为健康加一层 “保障”;

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重要提醒:出现症状别硬扛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遵医嘱治疗和休息,不要自行用药或带病上班、上学,避免延误病情和传染他人。
冬季防病,关键在 “防”!洋县中医医院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科学防护,一起平安健康度过这个冬天。(供稿:洋县中医医院)
责编:李凯琴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