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世界农业“科技之窗”的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城里,活跃着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是来自杨凌气象局的高茂盛博士和他的种业气象服务团队。
这些青年一边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一道,在农业科技城的试验田里开展冬小麦、油菜等重要作物育种气象条件需求调研,一边研究作物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适宜生长的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阈值及主要气象灾害等,着手建立冬小麦、夏玉米、油菜生育期气象模型指标。
“我采集过的土壤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我的使命就是当一个能让更多人吃得上良种粮的‘气象农民’。”攻读了十年农学专业的高茂盛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他已把杨凌135平方公里的土地踏了个遍。
“十四五”开局,我国把“强种业”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高茂盛带领的研究团队深知“强种业”任重道远,需气象先行。他们自觉把“中国碗盛中国粮”的责任担在肩上,用情、用暖、用爱呵护着农业科技城里的每一粒种子。
“十四五”旱区种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千头万绪,由杨凌气象局、陕西油菜育种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油菜育种气象服务工作正式开始。高茂盛团队抓紧时间开展研究,种业气象服务团队的5项科研成果在业务服务中得到全面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实现基于位置按需提供,设施农业直通式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覆盖杨凌全域,两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气象部门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
作为研究示范中心的专家之一,高茂盛正组织团队进行技术创新。“种业气象保障服务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助力杨凌油菜育种基地培育的种子种出来的菜籽,达到一碗菜籽半碗油的水平。”高茂盛说。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更好地实现粮食安全。
“我今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一定要保障好乡村振兴杨凌样板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里的4万亩示范板块的各种气象服务需求。”种业气象服务团队工程师王百灵说。围绕这个目标,目前气象部门对特色作物气象要素进行加密监测,优化农业气象服务流程,分作物、分灾种、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正在有序推进。在田间,王百灵戴着一顶麦秸秆编制的草帽,和同事们像蜜蜂一样穿梭在油菜育种基地里,采集育种气候情报。
“我妈妈的工作是在杨凌用气象科技种最好吃的粮食,而我爸爸则负责在西安把粮食储存起来,我们家的使命就是让全西安市的人都有吃不完的粮食”……种业气象服务团队工程师刘春敏的孩子在作文里讲述父母的工作时,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气象子弟兵的自豪。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杨凌气象青年正意气风发,大步走向新时代。他们心贴心当智囊,手把手送科技,默默耕耘,润物无声,用青春和满腔热血,播种着希望。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粒粒带有“杨凌基因”的良种播撒在上合沿线,一项项烙有“杨凌印记”的种植技术传播到上合之畔……
(刘春敏)
责编:刘亚莉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