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要稳,刀面倾斜45°,刀刃要顺着瓦面的弧度走!”近日,在陕西兴化集团机械维修中心合成工段实训区内,轴瓦刮研实训正如火如荼开展。中心青工凝神专注于手中的轴瓦和刮刀,技术员张亚兵悉心的指导声与刮刀刮削乌金的沙沙声使人心潮彭拜,仿佛又进入了曾经以人工研瓦为主的精细化熟悉场景。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操锤炼青工技能,让这门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的“微米级工艺”得以传承。
轴瓦作为反应釜、压缩机等核心设备的关键部件,其刮研精度直接关乎设备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一旦技术参数不达标,极易引发抱轴烧瓦等严重故障。这项技术,对钳工的手法、力度与耐心有着严格要求,需经“涂色—贴合—研点—刮削”的反复打磨,直至瓦面接触点均匀分布。为帮助青工掌握传统检维修技术,中心采用“理论+实操+复盘”的教学模式,为青工岗位成才铺就快车道。

实训初期,青工们动作生疏,频频出错:用力过猛易刮出深槽,发力过轻则留下毛刺,瓦面的接触点极不均匀。面对困惑,张亚兵手把手指导,倾囊传授“粗刮余量,精修触点”的实操诀窍。“握刀要稳,以手腕为轴发力,每一刀的深度不能超0.05毫米。”从刮刀握持姿势到手腕发力节奏,他逐一纠正青工的操作偏差。为让青工吃透技能,合成工段还准备了许多报废的轴瓦供反复练习。休息间隙,老师傅们主动分享技艺心得,青工们认真聆听,“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在实训场弥漫。
经过空闲时间的苦练,青工们的操作从最初的手抖生疏逐渐变得稳准轻快。实训考核中,他们独立完成的轴瓦经检测,接触面积25×25平方毫米,其接触点数达到10-15点,符合技术标准。“现在很熟练就能找到发力点,这都是一刀刀练出来的!”捧着亲手加工的成果,青工郭洋的脸上满是成就感。

接下来,陕西兴化集团机械维修中心将常态化开展轴瓦刮研等钳工实训,后续中心还将搭建技能比武平台,通过“传帮带”机制让青工吃透技艺、锤炼硬功,在反复实操中积累经验和传承匠心,为公司生产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青春动能。(作者:南庆 朱大康)
责编:李凯琴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