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紫阳,自在之城

一间屋子,一杯茶,一本书。似乎,有些索然寡味,红尘滚滚里,孤僻、偏远、无味,与时代相融,却似与潮流相悖。 IMG_256

大多数人都急切前往人流如织的繁华都市,哪里还能有它的地位,只有一辈又一辈的垂髫与黄发在这里扮演着守望者,守着这片他们祖辈生活过的土地,望着是否会有人来给这里增添新的活力,或找寻令他们动容的生活片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一间民宿,一杯明前茶,一本紫阳志。

似乎,在风物与茶韵的滋润下,对这里的认知产生了新的变化,倘若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自然的风物,于其而言,此地便是最好的选择。

独有的富硒环境,道法自然的文化风俗,钟灵毓秀的自然状况,悠然闲适的生活节奏。

以丰盛、健康、富足之康——供给、培育、滋养一方水土,一方人。

以硒之康 · 全身之养

全国少有的丰富硒含量,成就了紫阳的独特,在这片地域中生长出来的茶树,也就自然而然地加上了“富硒”的标签,成就了它的魅力。

以茶清心,茶之本。

茶叶以它清苦微涩回甘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忙碌终结,闲坐之时,一杯清茶能够有效地淡去一天的劳神与疲惫;困倦懈怠之时,一杯浓茶便能把精神与思绪拉回;既是熬夜必备佳品,也是清爽身心的良药。

以茶养身,是为大用。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有研究表明“硒”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饮用富硒茶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途径。富硒茶中茶多酚与茶素和维生素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茶叶本身含有的茶甘宁能够提高血管韧性,使其不易破裂;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强⼈体心肌活力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延缓衰老。

中国人饮茶的发源,一说先秦、一说西汉、一说三国,而无论何时,可见茶与我们缘分不浅。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紫阳茶也曾被作为贡茶,献给朝廷,也成为生活必需品走上茶马古道,融入西北少数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紫阳富硒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是紫阳的代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来源于心底的认同和归属,它的作用早已超越了茶叶本身

以道之康 · 全心之养

白纸画卷,寥寥数笔,画不尽江湖深浅。

因它的秀丽蔚然,独得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的青睐,“紫气东来,阳光普照”以“紫阳”之名,述之。悟道修炼,不问一生缘劫。这是紫阳由历史演变而来的独特地域文化,却非抱拙守真,固守自封,它历史长河中交融贯通,融入了各个时代的精髓,也具有现代化的特色。

IMG_267

以景之康 · 全情之养

山明水秀,风和景明,肉眼可见的景象,尽属诗人道。一江汉水流过,更添了几分婉约与清秀,如若将它比作美人,既有江南女子的灵秀,又有陕南与关中女子的英气与大方。

有青中民宿的闲适,白日翻涌的云海,璀璨的霞光,夜晚浩瀚的星辰;有擂鼓台高峰入云,手可摘星的磅礴气势;有文笔山清丽的山光,自然而深厚的道教文化景象;有任河水激荡而下,湍缓交织的清凉舒适;有富硒茶的苍翠醇香;有葫芦颈瀑布的壮观肆意;有观音寨高耸遗世的独立与豁然;有黄草坪的生机盎然。

也有五省会馆岁月流转,经典不改的厚重深沉;梦紫阳里小桥流水,满架蔷薇的芬芳,洗手浅试羹汤的温存恬淡;紫阳富硒茶陶博物馆里茶陶相生相伴,陶土艺术的灵巧精致与文化内涵。

以生活之康 · 全境之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山水之间,小城幽幽,云水间静沐暖阳,烟波里隐现城乡。

有深远幽静的小巷,有复古朴素的老街,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模样,早晨街摊的诱人炊烟飘起来,一地道的滋味点亮一天的生活,晚来汉江河畔乐声阵阵,行人络绎不绝,尽享释放,闲来爬山休闲,看一看山城里的风景,三两好友街边一坐,烧烤啤酒,尽情谈天。

IMG_290

不惧魔都缤纷落于其后,也不傲乡村寥寥浅胜与前,只是单纯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在缤纷与寂寥中平衡、超然,虽无仙风道骨,却也随心释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自然适意,在于山水,在于平常生活。小屋有窗,窗外云海青山;茶中有韵,韵藏硒味甘甜;书中有情,情牵山海人间。生也有涯而行也无涯,从平凡的生活中出发,奋发奔走,到达一个或是满意或是失意的境地,再回归。当我们穿越远水高山,途经崎岖绮丽繁华萧瑟,最终都会停止。要记得为了自己而奋斗,也要记得停下感受岁月柔长,毕竟,古人早就说过。

其中真意,需得你我用心体会。(供稿:紫阳县文旅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