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五一”假期,陕西汉中文旅市场人气旺、消费火

“五一”假期,陕西汉中各地人潮涌动,六大板块84项“假期套餐”火热开启,假日氛围浓郁,文旅市场“热气腾腾”,带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假期经济热力十足。

其中,汉中勉县武侯祠入选2025全国“五一”踏青赏花旅游线路,兴汉胜境、龙头山入选2025全省“五一”十大热门景区。

IMG_257

国潮“出圈”  文旅市场人气火爆

历史的味道、文化的风味、国风的潮流相互碰撞融合,让“五一”的汉中文旅市场人气爆棚。汉中创新举办汉中元素歌曲广场舞展演大赛,将陕南民歌与汉舞元素创新融合,让广场舞跃升为汉中文化传播的灵动载体。

IMG_258

兴汉胜境景区举办“中国心·大汉潮”汉服文化周活动,创新场景让游客化身历史主角,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活态汉文化”密码,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汉中市博物馆“立夏文化周”活动,游客穿汉服参与古琴演奏、活字印刷体验,感受汉文化魅力。

假日期间,汉中还在天汉长街、汉人老家街、诸葛街、西乡廊桥等街区开展了“穿汉服、习汉字、行汉礼、汉式婚礼、汉服旅拍”等汉文化体验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两汉三国文化IP。

“文旅+” 假期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汉中聚焦“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全面推进文商旅农交体养一体化发展,打造沉浸式、年轻态、传播强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激活假日经济。

IMG_259

汉中市八运会社会公开组街舞比赛(霹雳舞)、汉中健身才艺展演、汉中市首届四驱车攀爬车模型大赛等比赛先后举行,陕西留坝商会超级公益足球赛“激战”正酣,赛事进商圈、进乡村,不仅带动了假日消费,还通过“赛事引流+文旅消费+文化传播”全链贯通提升了城市影响力。

汉中还举办“约惠汉中·乐享生活”“五一”假日百场消费宴,组织各县区100余家商超、限上企业同步推出“五一”促消费活动,激活消费增长动能;坚持“推动消费回流、促进经济内循环”,发放“惠游天汉”消费券‌200万元‌,覆盖餐饮、住宿、文创等领域,激发市场活力。

此外,“点亮汉江”无人机灯光秀、“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沉浸式VR大空间元宇宙项目,以现代科技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文旅融合 县区景区开启“爆单”模式

“五一”假期,全市各县区、重点景区纷纷迎来旅游热潮,消费井喷,市民游客在文旅融合中感受汉中独特的“诗和远方”。

汉台区“劳动者之歌”音乐诗会、非遗产品展示展销,南郑区“香遇汉山、乐动五一”音乐奇遇季、“四季村晚”展演,城固县“欢庆五一 共赏非遗”活动,洋县“共赴花海 醉美梨园”欢乐跑、西乡“情定西乡 缘来是你”集体婚礼暨最美婚拍活动,勉县“潮玩三国、智享汉韵”活动等,不仅丰富了游客多样化需求,还带动文旅消费升级。

IMG_260

汉中龙头山景区人潮涌动,日均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游客们不仅可以登高远眺,还可以乘坐直升机,从云端俯瞰山川壮丽,感受心跳与旋翼共舞。汉江源景区不仅推出了上刀山、过火海、吞玻璃、开红山等傩戏展演,还有湖上游船、游投壶比赛等趣味性活动,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开启一场集文化、美食、自然与欢乐于一体的假日狂欢。

青木川古镇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成为陕西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张良庙景区推出沉浸式体验大型实景剧本杀活动,吸引游客开启“穿越秦汉、探秘张良庙”之旅。汉中龙头山景区、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汉中黎坪景区、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等景区多次发布预警限流。

乡村游持续火爆  邂逅“诗与烟火”

南郑区梁山镇前丰村山与玫瑰农旅田园游学基地300亩玫瑰花次第盛放,迎来最佳观赏期。

正值西乡樱桃大量上市季,吸引了来自甘肃、四川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或走进樱桃沟采摘樱桃。

留坝紫柏山景区、情人谷、张良庙博物馆、留坝老街等都迎来客流高峰。紫柏山景区还在山脚草坪区打造了沉浸式花朝节活动,身着华服的NPC演员与游客热情互动。

暖心服务升级 共赴“温情之约”

汉中坚持“游客至上”服务理念,全面开展“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全方位提升游客出游体验。镇巴、留坝等地各机关免费开放停车位。

IMG_261

“汉风领航 情传胜境”城市客运服务者赋能行动,组织全市2000余名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及家属免费游兴汉胜境、培训汉文化知识,让“城市摆渡人”化身“文旅宣传员”。加开来汉动车组列车26对,增开汉中枢纽站直达重点景区班车频次,构建一站式自助行旅游服务模式。“五一”假期,汉中旅游市场秩序良好,运行平稳,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五统一的目标。(来源:文旅中国 秦毅、杨宽、曹彦强、赵楠)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