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咸阳博物院主办,武山县博物馆协办的“光华高风——武山县博物馆藏康务学捐赠名人书画展”于2025年4月30日对外开放,展期为2个月,本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武山县收藏家康务学先生捐赠武山县博物馆的24件名家精品书画。作品创作时间横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汇聚了全国多省市书画名家,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的注脚,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蔡鹤汀:
蔡鹤汀(1909年—1976年),字颐元,号枕石散人,福州台江人。
蔡鹤汀生长于风光绮丽的闽江畔,家学渊源,使他从小酷爱绘画,常以荻芦在沙地上作画,故用“荻芦盦”三字名其画室。艺术风格取法任伯年、王石谷、八大山人、吴昌硕,善翎毛走兽,狮属有势,仕女亦佳。作画喜用皮纸,善于破墨,追求形神兼备,认为作画要不拘形式,应该在养性、涤烦、破闷、释燥之间下工夫,不应计较名利,人品要高,画品才会高。
在创作上,蔡鹤汀继承前辈的技巧,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所画的山水,笔墨豪放、意境新奇。他所画的人物仕女,神情典雅、身姿婀娜,张大千先生看后曾经称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蔡鹤汀的写意虎在笔墨运用上十分豪放,他善于运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以及轻重缓急的笔触,来表现老虎的毛发质感和体态特征。他善于捕捉老虎的神态和动态,通过笔墨的巧妙运用,将老虎的威猛和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猛虎出山的威猛,还是虎啸林泉的神秘,都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
蔡鹤汀在创作写意虎作品时,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他通过老虎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李小会)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