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治理迈向精细化、人本化的今天,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前一米”,治理水平直接关系民生冷暖。今年以来,凤翔区城关镇南大街社区把党建当绣花针,把居民的心思当彩线,以匠心独运的“织锦之道”,将治理智慧凝练为“勾画图样、选染丝线、巧手编织、锦上添花”四步工作法,一针一线缝出“密不透风”的幸福图景。
勾画图样:党建引领锚定治理经纬
社区党组织以“勾画图样”为先手,精准锚定治理方向。通过建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绘制“民情地图”,谁是退休党员,哪家老人独居,哪栋楼电动车乱停……图上全部标红,真正实现“一图知全域、一格管到底”。“随手拍”、53个小区67个微信群就是“弹幕版12345”,一张照片甩过去,网格员在线信息秒回。有诉求怎么办?“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活动持续开展,今年来累计收集居民诉求建议80余条,分类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每月一次定期动态更新网格台账,确保服务靶向精准、治理有的放矢。

选染丝线:多元共治淬炼服务底色
城关镇南大街社区以“选染丝线”凝聚合力,整合社区党员、专职网格员、志愿者、小区物业、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多元力量,把“各唱各的调”变成“大合唱”,打造“红色治理联盟”。创新推行“五线服务”机制:党员先锋线牵头攻坚急难任务,银发志愿线开展邻里调解,青年活力线助力数字助老,巾帼温情线关爱特殊群体,专业联盟线提供法律、医疗等支持。通过每月一次定期召开“星火夜话·邻里议事会”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今年以来,通过多元共治化解矛盾纠纷70余起,慈善小区水管破裂、金属建材16号院化粪池外溢等“老大难”民生问题23件全部销号。

巧手编织:精细服务织密幸福针脚
南大街社区以“巧手编织”提升服务质感,打造网格兜底“一条龙”闭环服务模式。按照社区13个网格区域包抓机制,明确网格员作为“小区管家”包干到底,实现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投诉建议等23件为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创新“订单式服务”,让补贴群体的精准服务“按需配送”,老年人“红色代办”业务、青少年“暑期课堂”开设,上班族“错时服务”……让所有南大街社区居民的难事不再难。同时,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小区微网格,从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小事” 入手,凤凰城150个充电桩安装,解决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30个烟感器安装为居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50余次环境卫生清扫…….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却精准“扎”在居民的“痒处”,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锦上添花:文化“绣活”让幸福“出圈”
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初心,政治理论学习凝心铸魂,“学习强国”每日打卡,比学赶超氛围浓。“红色惠民声广播”早八点准时响,让思想政治引领像空气一样融入日常、化进烟火。春节锣鼓迎新年,元宵灯谜闹良夜,端午粽香话旧俗,中秋饼甜庆团圆,重阳敬老展风采……四十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上千余名居民群众参与乐在其中,烟火里飘着文化味,治理成果不仅留得住,更火得出圈、暖得入心,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建者”,社区治理的 “锦绣画卷” 愈发鲜活生动。
凤翔区城关镇南大街社区以党建为针、民需为线、共治为梭,在基层治理的经纬间绣出温度、精度与深度。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织锦之道”,让每一针每一线都勾勒出居民可知可感的幸福图景,为新时代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实践。(供稿:凤翔区城关镇)
责编:刘迪
编辑:雷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