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扶风县法门镇首批大学生文保志愿者正式“上岗”

为加强法门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激发青年一代文物保护热情,2025 年 8 月 1 日,扶风县法法门镇组建首批大学生文保员志愿者队伍,并开展文保志愿活动。

实地研学:触摸历史脉搏

IMG_257

首先,17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珣碑所在地,在县文旅局文物股股长曹一帆的专业讲解下,大家驻足杨珣碑前,聆听这块盛唐石刻背后的历史风云,感受其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

随后,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来到师旷墓前,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同玉结合地方历史传说与文物保护现状,生动讲述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大师师旷的传奇故事及其墓葬的历史价值。

IMG_259

最后一站来到周原博物院,志愿者们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全面了解周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这场沉浸式实地学习,让志愿者们对家乡文化遗产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庄严聘任:开启守护征程

实地参观结束后,法门镇首批大学生文保志愿者聘任仪式暨培训会在镇政府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法门镇副镇长周莉敏主持,县文旅局副局长徐东生出席仪式并作讲话。

徐东生副局长在讲话中高度肯定大学生群体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青年学子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充满热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同时勉励各位志愿者:珍惜机会,认真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发挥所长,积极投身文保宣传和实践;勇担责任,争当法门镇文化遗产坚定的守护者和热情的宣传员,让沉睡的历史真正“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IMG_262

随后,17名大学生志愿者郑重接过聘书,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法门镇文保志愿者队伍的首批成员,肩负起守护家乡文化遗产的光荣使命。

凝心聚力:共筑文保未来

仪式结束后,为便于后续活动的组织协调、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法门镇大学生文保志愿者联络群随即建立。这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春力量,犹如一股清泉注入法门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他们的加入,不仅壮大了基层文保力量,更将以独特视角和方式,为法门镇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工作注入青春动能。

下一步,,扶风县法法门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梳理辖区内珍贵文物资源,优化保护方案,推动“政府主导、青年参与、社会协同”的文保工作新格局落地见效,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深厚的文化“传”下去,共同谱写法门镇文物保护事业新篇章。(供稿:,扶风县法法门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