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旬阳市神河镇:金叶开磅迎丰收 烟农笑颜话增收

“屈孝全,中桔三,累计交售金额6478.1元!”10月9日,旬阳市神河烟站的电子磅播报声清脆响亮,烟农屈孝全看着自家金灿灿的烟叶顺利完成过磅,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他小心地收好售烟票据,干劲十足地返回家中,准备将剩余的烟叶继续运来交售。这繁忙而喜悦的一幕,标志着神河镇2025年度烟叶收购工作已全面高效展开。

IMG_256

烟站院内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运送烟叶的车辆有序排队,满怀期待的烟农们将一筐筐、一捆捆色泽金黄、叶片肥厚的“黄金叶”整齐码放,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烟叶醇香。现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国家收购标准,对每筐烟叶进行精准验级、定级,确保公平公正。过磅称重环节高效顺畅,电子磅秤前,工作人员与烟农一同核对数量,信息录入快速准确。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共同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IMG_257

“我今年种了18亩,烟叶质量普遍很好,烤出来的烟叶颜色鲜亮、油分足,等级也高,收购价格也理想,这一年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刚完成交售的黑沟村三组烟农屈孝全,摩挲着手中的票据,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动情地回忆道:“我从娃子还没出生就种起了烤烟,一直供到他考大学、工作,这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全靠这片‘金叶子’。”屈孝全的经历,是神河镇众多依靠烟叶产业安居乐业的老烟农的缩影,小小的烟叶,托起了一个个家庭稳稳的幸福。

丰收的喜悦,同样洋溢在从贵州远道而来的烟农侯汝迪脸上。“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真心感谢镇村干部和烟站技术员!”他感慨道,“我们外来户,在租地、招工这些事上最是犯难,但镇村的干部一直主动帮我协调解决。从起垄、覆膜、育苗、移栽,到大田管理、科学烘烤,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员上门服务,手把手地教。”尽管今年遭遇了干旱天气,但在全方位的技术保障下,他的烟叶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收成。这份跨越地域的暖心服务,坚定了他扎根神河的信心。侯汝迪眼中充满憧憬,他表示计划来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将烟叶产业真正打造成自己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10月7日正式开磅以来,我们已经收购近2万斤烟叶了。”神河烟站负责人袁治锋介绍,为了让烟农多增收、少跑腿,今年推出了多项便民举措:一是推行20级烟叶试点收购,国家局专门提高了上下部烟的收购价格,让烟农“好烟卖好价,次烟也值钱”;二是组织技术员上门开展分级培训,烟农在家就能把烟叶分好级,不仅省下了分级费用,还大大缩短了在烟站的等待时间。“我们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守住‘公开、公平、公正’的底线,让每一位烟农都能交上‘满意烟’、拿到‘放心钱’。”袁治锋说,烟站根据每日交售计划,合理安排约时定点交售时间,确保烟农到站不折腾和应收尽收,把助农增收的实事落到实处。

IMG_259

近年来,神河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烤烟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普及技术服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系列“组合拳”,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种烟积极性。在烟叶收购季,镇党委、政府还专门派遣镇干部驻守烟站,现场服务,及时解决烟农在交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产业兴,则乡村兴。小小的“黄金叶”,正汇聚起强大的振兴力量。2025年,神河镇计划收购烟叶65万斤,预计实现产值超900万元。这片承载着希望的金色叶子,已成为神河镇强镇富民、迈向乡村振兴之路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刘开明)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