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阳市神河镇的广袤田野乡间,处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从茶山到田埂,从合作社到农家小院,一幅幅“人勤秋实”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屋场村的茶山,满目青翠,茶香隐隐。华耀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其顺正带领10余名村民忙着锄草、修剪茶树,指尖翻飞间,茶树造型愈发整齐。茶山上,一条新修的采茶步道蜿蜒山间,为这片传统的茶园增添了新的气象。

“我们刚完成了采茶步道的修建,这不仅是方便了日常管理,更是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其顺指着步道介绍道,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我们计划打造形成‘春采茶、夏避暑、秋品茶、冬赏雪’的四季茶旅融合场景,让游客在这里每个季节都能找到独特的体验。”昔日单纯的农业生产,正朝着农旅结合、多元发展的新路子迈进,一片小小的茶叶,即将承载起更多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沿着乡间公路前行,黑沟村四组的田地里一派热闹景象。农户冯自喜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穿梭,轰鸣声中,土地被翻耕得松软平整,为油菜种植做好准备。他今年计划种植十来亩油菜,正抓紧时间将土地整理出来。
不远处,他的妻子正在已经成熟的红薯地里忙碌,手起刀落,割下繁茂的红薯秧子,为不久后的红薯采收做准备。“今年红薯长势不错,收成应该挺好。”冯自喜的话语中带着满足。耕耘有时,收获有时,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的汗水总能浇灌出甜美的果实。

在王义沟社区一组的农家门前,柯恒地老两口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没有依赖现代化的机械,而是挥舞着传统的锄头,一锄一锄地开垦着门前的土地,准备种上小麦等作物。岁月的痕迹刻在他们的脸上,但手上的动作依然稳健有力。
“现在年龄大了,别的啥也干不了。”柯恒地停下手中的活,直了直腰,语气坚定,“当了一辈子农民,对这地有感情了,地不能丢。只要我俩还能动,就要一直种下去。”锄头起落间,是老两口对土地的深情眷恋,更是一代代农人坚守的农耕情怀。
秋日的神河镇,从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到农户的机械化生产,再到老一辈对土地的深情守护,不同的劳作方式,共同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都在为来年的春暖花开和五谷丰登积蓄着力量。(刘开明)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