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春到寺仙 ——“赓续传统文脉,助力乡村振兴”之走进寺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华民族先贤所传承的一种精神。
今天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回溯历史,传承文脉,开拓创新是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如何用‘活’历史文化古迹,从文化振兴着手来推动富县的乡村振兴,是有识之士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由富县寺仙镇党委与富县文联共同组织的“赓续传统文脉,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顺利开展。
寺仙镇党委书记杜龙在谋划振兴寺仙经济的同时,谋划寺仙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革命历史。由他充当此次活动的导游,介绍当地产业发展,带大家去参观具有代表性村落古迹,不仅具有权威性、学术性,更有趣味性。
寺仙原是富县主要的麦油产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苹果成为主导产业,为寺仙上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作用。近一二年,由于霜雹灾害使群众收入锐减,如何寻找新的发展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寺仙镇在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中不遗余力。在传统保护与传承中守土尽责,给村落发展注入文化灵魂。
在学习党史、挖掘党史的过程中,杜龙从《黄陵县志》中找到“1934年2月,在富县寺仙召开中、宜、富地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宜革命委员会,机关驻地富县前桃园,中宜革命委员会辖槐树庄、上畛子、小石崖、寺仙”的佐证资料。
葳蕤繁花的四月天,一众人在太平村后遥望子午岭山间盘旋的唐古道,在山林深处还有一处“净土寺”的遗址,此次无暇去观瞻。山路上有工程车往来不绝,是因为此处有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煤矿,亟待开采。
作为富县南大门的寺仙镇,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曾涌现各类杰出人才。在回镇的路上,我们去参观始建于清代的丁氏家庙,看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人名。

返程的路上,同行的郭永健还介绍了自已年过八旬的大伯神医郭福寿,他潜心研究中医,治疗顽症“紫癜”方面的成就,“君寿堂中医馆”享誉全国。
回到镇政府,余兴末阑的艺术家们即兴创作了多幅精美书画,免费赠送给当地干群,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文化魅力。
责编:杨阳
编辑:陈一一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