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弘扬南泥湾精神 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之际,为弘扬南泥湾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2022年7月27日-8月2日,西安工业大学“红色筑梦”实践队一行10人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延安炮兵学校旧址以及侯秀珍家风馆,实践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以及侯秀珍老人领会了南泥湾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内涵,聆听了三五九旅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建设南泥湾的故事。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坐落于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核心区域,进入纪念馆我们首先看到了毛主席题写的“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八个大字,纪念馆主要分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生产自救,共渡难关;屯田军垦,保障供给;工商并进,全面发展;劳动光荣,精神永存五个部分。延安炮兵学校是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创办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炮兵学校,被誉为“人民炮兵的摇篮”,为国家炮兵部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侯秀珍家风馆,侯秀珍老人向实践队介绍了包括自己公公刘宝斋在内的三五九旅全体同志在南泥湾开荒的事迹,重点介绍了“两把镢头”的故事,号召广大青年“扛好新时代的镢头”,传承并弘扬南泥湾精神。

听过讲解,实践队员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前辈们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到处是庄家,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的坚强意志和顽强作风做保障,处在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当地青年更应继续弘扬和传承南泥湾精神,勇于战胜一个个困难,让青春绽放在绚丽光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的总要求。

29日上午实践队分别来到南泥湾镇人民政府、南泥湾村以及马坊村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镇党委委员宋博向我们介绍了南泥湾镇的总体情况,就弘扬南泥湾精神建设发展好南泥湾、深刻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抓好乡村振兴向实践队做了详细的说明。在南泥湾镇政府工作人员郝海峰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南泥湾镇马坊村。马坊村曾为贫困村,现为当地的数字示范村以及乡村振兴模范村。华润旗下米兰花酒店总经理倪自由告诉我们,华润集团对马坊村进行了院落改造和产业帮扶项目。2017年该村贫困户还有40多户,2020年该村全面脱贫,2021年开始投入发展乡村振兴产业。

院落改造后,每家都有独立的院子、卫生间、化粪池。在酒店运营方面,华润集团尽全力让利给当地村民,让村民可以实现种地、工作两不误,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以及幸福指数。新时代的南泥湾村,党员和村民共同拼搏,聚焦村庄特色农产品,积极引入适宜当地土质种植的农副产品种植技术,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南泥湾村两委发扬南泥湾精神,联络打通新型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村民们逐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载入历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历久弥新,如今的南泥湾村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依靠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南泥湾村,南泥湾精神继续化作村民们勤劳奋进的动力源泉,激励着大家努力将南泥湾村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幸福村!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就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南泥湾镇的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国家政策宣传等与宋博委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实践队对当地传承南泥湾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队员表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当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做好创新与传承,让红色精神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充分挖掘当地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参与到南泥湾镇乡村文化宣传、农特产品包装和网上农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实践队代表学校与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并于管理处左铁主任、白烃副主任等就加强红色革命文化宣传教育、红色文化研究、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共识。

在南泥湾镇调研中,实践队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朴实和热情、看到了当年大生产运动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还有纪念馆里的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它们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和珍贵的南泥湾精神,我们要“扛起新时代的镢头”,作为当代青年更应勇做新时代南泥湾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师晓凤)

责编:刘涛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