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陕西省吴起县吴起街道蔺砭村的草莓采摘园里热闹非凡。大棚中,鲜艳欲滴的草莓与绿色的枝蔓相映成趣,草莓香甜的气味在空气中四散开来,愉悦着人们的心情。在大棚的另一边,吴起晟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苗育春正紧锣密鼓地将草莓装箱、上称。苗育春告诉记者:“去年种草莓,我的收入达到了39万元。”
“新产业”:撂荒大棚到草莓产业的探索
苗育春刚进到草莓大棚里,一股热气铺面而来,与大棚外荒凉的陕北风貌形成对比。大棚内,三五名工人正在挑选草莓准备向外地发货,一箱箱包装好的草莓像小谷堆一样,将他们围起来。
苗育春是陕北地区有名的大棚果蔬种植专家。2021年,他来到吴起县后发现,吴起县大棚产业比较薄弱,有很多还处于撂荒的状态,对于干了二十多年大棚产业的苗育春来说,很是心疼。
如何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出新活力,成为了苗育春的“心事”。在调研走访中,苗育春来到蔺砭村,了解到大棚撂荒的原因,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和水质EC值较高,导致产业效益不佳,严重影响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
苗育春当即在蔺砭村流转10余座撂荒大棚,开始从种什么、怎么种着手,在种植选种、土壤改良、水质改善等方面做大量的尝试工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蔺砭村现有16座草莓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都非常高。草莓种植成功后,苗育春又在吴起街道杨青村治理撂荒大棚40余座,种植草莓及其它蔬菜。如今,苗育春不但自己发展起了产业,还利用自己的技术给当地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让草莓产业成为村民的致富新动能。
“新渠道”:直播进大棚拓宽致富路
“我们种植的草莓品种是红颜,饱满多汁,口感香甜。销售草莓主要靠采摘,追求的就是品质。”直播过程中,何玉林展示起自家草莓来,认真、细致,他表示,最近这段时间,蔺砭村草莓采摘园每天开园,可以满足大量顾客上门采摘。
何玉林是草莓种植的行家里手。两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进棚,查看草莓苗长势,除虫、施肥、浇水、剪枝等,所有工作亲力亲为。经过他事无巨细的培养,大棚草莓长势喜人。
而丰产丰收的草莓如何销售,成了何玉林的“心头肩”。有一次,何玉林看到南方果农卖橙的直播,使他萌发自己直播卖草莓的想法。
“直播带货很火嘛,我也想着要打开思路,跟紧时代脚步。然后开始自学拍摄视频、剪辑、直播。”何玉林一边安装三脚架准备今天的直播,一边告诉记者,“大家习惯上水果店买草莓,缺少采摘体验,通过直播间邀请大家前来采摘、品尝、游玩。”
何玉林把园内草莓长势变化,日常管护情况制作成小视频,推送到网上。渐渐地,流量好起来了,慕名而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由于草莓口感好、新鲜,回头客越来越多。据了解,今年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蔺砭村草莓采摘园日均销售额达2000余元。
“新生活”:家门口就业 我也成了“上班族”
“我就在自家门口工作,不仅活儿轻松,每月工资还有2000元。”年过六旬的吴起县吴起街道蔺砭村村民蔺怀进笑呵呵地说道,“我在村上给草莓种植大户打工,每天只需要按一按按钮,将棚顶的‘棉被卷帘’卷起或拉下,以管控大棚温度。”
早些年,蔺怀进也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搬离农村,到县城生活。可是待不住的他,进城后找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几年干下来,他的身体愈来愈吃不消,小毛病愈来愈多。
让他没想到的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竟然能办成产业基地,他终于能回村在家门口就业。如今,蔺怀进能照顾家的同时还能挣到钱,一年下来固定工资和土地流转费能挣3万元左右。
“这里管吃管住,我们老两口一个月挣7000元,这三个月下来,两个人挣了2万元。草莓采摘周期长,我们还能干4个月左右。”67岁的蒋世虎和妻子徐生芳是附近村的村民,提起现在的这份工作,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大棚草莓种植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吴起街道蔺砭村党支部主任蔺向阳表示,大棚草莓用工量大,给蔺砭村村民及周边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供稿:吴起县吴起街道)
责编:刘朋涛
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