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最南端的铜钱关镇,与湖北竹山、竹溪县相邻,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便是秦楚两地的交汇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楚长城的遗址静静诉说着“秦楚边关”的历史沧桑,广袤的竹海让“陕南竹乡”的绿色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踏入铜钱关,可领略竹乡风韵,观赏竹海的波澜壮阔。放眼望去,山山岭岭一片广袤的竹海,青翠欲滴,绿意盎然,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竹叶的清香。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云山雾海,浩浩烟波,仿佛置身于超凡的仙境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山岭上的青竹诠释着风雅,四季更迭,竹韵悠长。春天,竹雾弥漫,一场酣畅的春雨落下,竹笋纷纷探出毛乎乎的尖脑袋。在春日尝鲜的餐桌上,清甜鲜嫩的春笋,总能给食客带来意外惊喜,让人心心念念;夏季,绿竹依依,清凉的竹林驱散盛夏的燥热,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清风拂过,竹枝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秋日,层林尽染,郁郁绿竹渲染着秋日斑斓,如诗如画;寒冬,白雪飘零,竹林静静屹立在雪地上,青翠的竹叶与银装素裹的山岭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铜钱关的竹历史悠久。据当地传说,早在楚长城修建时就有野生竹生长,虽然无人栽种,但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适宜,野生竹种类丰富,山竹、箭竹、苞竹、花竹、龙头竹,林林总总,一簇一簇。高山厚土,涵养水分足,竹子繁殖速度快,竹身粗壮,竹叶繁茂,竹影婆娑,密密麻麻挤在一起,长势十分旺盛,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铜钱关的竹文化底蕴深厚。在曲径通幽的竹林中漫步,听竹叶沙沙作响,感受竹子的韵律。来到竹林古风茶舍品茗,庭院整洁,一步一景。远处茂密的竹林覆盖了一座座山脉,山头上落岩生翠,溪水潺潺,山水相依,山间空气清新,鸟鸣悦耳。微风轻拂,竹影婆娑,阳光斑驳地洒在脸上,听琴韵悠扬,宁静致远,与竹的清雅相得益彰。
在这片竹海中,还隐藏着许多美食的秘密。铜钱关镇的竹笋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当地村民对竹笋的烹饪颇有研究,他们将竹笋与各种食材巧妙搭配,制作出许多美味的竹笋菜肴。每年竹笋新出时,村里的媳妇嫂子们就开始忙活:把竹笋连皮一起放在淘米水中,加入一个去籽的红辣椒,用文火慢煮一阵后,捞出自然冷却,再用清水洗净,吃起来没有涩味,清爽香脆。腊肉炒笋片、春笋豆瓣煮咸肉、芹菜拌竹笋、竹笋香菇鸡汤等菜肴,味道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去过铜钱关的人都说:到铜钱关不品尝竹笋菜是件憾事。
竹笋的香味弥漫在铜钱关镇,也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清明前后,竹笋上市,吸引外省商家、游客、食客蜂拥而至抢购竹笋,十分火爆。每年的野生竹笋、竹架杆、竹制工艺品等系列竹产品能达到2000万元以上产值。
如今,铜钱关镇正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与竹文化融合发展。旅人们徜徉竹海,感受到远离城市的慢生活;品尝竹笋美食,享受舌尖美味;竹子、竹笋作为重点产业蓬勃发展……万顷竹海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片自然的瑰宝不仅赏心悦目,也让当地百姓的日子宁静、富足。(来源:学习强国)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