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洛南县石坡镇:打好文明实践组合拳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社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近年来,洛南县石坡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始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创新工作模式、整合阵地资源、凝聚志愿力量、培育文化氛围,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微信图片_20241223165310

整合各类资源,建强文明实践队伍

“脱贫劳动力实现跨省就业的,给予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每人500元,发展养牛产业每头补助500元……”近日,华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李焕侠正在给群众宣传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主要帮扶政策“明白纸”。为有效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石坡镇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吸纳党员干部、身边好人、种养植能手、返乡大学生等力量,组建镇级宣讲团及村级宣讲小分队20余支,下沉一线深入理论宣讲、典型宣讲、惠民政策宣讲,统筹利用文化广场、道德大讲堂、群众院落等场地,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洛惠渠宝贵传统、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创建、巩固衔接等主题宣讲进基层,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近年来,石坡镇先后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00余场,受众50000余人次。

微信图片_20241223165317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不管是村上组织入户给老人打扫卫生、还是汛期帮忙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我都积极参与,也积累了不少积分,前几天我在爱心超市兑换了不少生活用品,非常实惠。”周湾村退休干部刘月胜高兴的说。

近年来,石坡镇积极探索“党委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健全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架构,每月按照县级下发项目清单开展活动,做到工作有制度、项目有清单、活动有手册,规范性显著提升。在全镇17个村社区范围内探索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在每个村设立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处,将每名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与积分兑换、获取荣誉等激励挂钩,带动群众实现“让我干”向“主动干、争着干、比着干”转变。

截至目前,全镇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兑换积分32000余分,评选先进典型50余人,推动文明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微信图片_20241223165255

聚焦重点工作,推动文明实践成效

“人生啊!当知孝为先,孝为先,一个娘能养十儿女,十儿女难养一个娘,当思量……”11月12日,由石坡镇公用事业服务站退休干部组建的民乐园自乐班正在为群众演出眉户戏节目,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今年来,石坡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紧紧围绕“四种陋习”治理及“百善孝为先·做事德在前”群众实践活动,先后排练了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破除陋习树新风》、小品《有孝才有家》、眉户戏《天下父母心》等5个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在辖区内轮回演出,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四种陋习”治理的认可,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新风尚,推动全镇“娶不起、葬不起、随不起、盖不起”等问题得到缓解。

同时,石坡镇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深入挖掘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文艺活动20余场次,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围绕“千万工程”主题,以五堆五乱、断壁残垣、废旧圈舍等为切入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下一步,洛南县石坡镇将继续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立足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奋力唱响新时代文明新乐章!(文/图 袁苗)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