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山阳县西照川镇:人勤春来早 春耕正当时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山阳县西照川镇,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从瓜蒌架下套种马铃薯现场,从连片的中药材种植到热火朝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再到玉米备播现场,处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播撒新一年的希望。

IMG_256

瓜蒌架下“金豆”藏,一地双收效益高。走进黄泥河村的瓜蒌基地,农民们正穿梭于整齐的瓜架间,为即将爬藤的瓜蒌苗松土施肥。瓜架下,一颗颗马铃薯已悄然埋入松软的泥土中。“去年套种的马铃薯亩产达2000元,今年第二批播种正抓紧推进,采收后刚好赶上瓜蒌生长季,土地一点不浪费!”基地负责人刘明海介绍道。这种“瓜蒌+马铃薯”的套种模式,巧妙利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差,既节省土地和人工成本,又实现“一地双收”。村民赵永民算了一笔账:“前半年管护马铃薯,后半年照看瓜蒌,一年在家门口就能挣到近3万元,比外出打工还强!

药材飘香产业兴,科技赋能种好“药”。在西川社区的中药材白芨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弯腰取膜覆土、施肥,好一派繁忙景象。“中药材种植周期长、收益稳,一亩白芨三年后能收入5万元!”社区负责人王新文指着基地介绍。近年来,西照川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发展苍术、白芨等中药材3000余亩,并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吸纳务工,带动68户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

为提升种植效益,镇政府还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培训,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以前凭经验种,现在靠科学管,产量翻了一番!”种植户李隆炳感慨道。科技赋能下,中药材品质显著提升,成为对接药企的“抢手货”。 IMG_256

政策护航添动力,乡村振兴展新颜。春耕热潮的背后,离不开政策与服务的强力支撑。西照川镇通过“头雁领飞”行动,培育15名“双带”型党员,通过合作社多项目带动600余户从事规模化经营,户均年增收1.2万元;镇政府还联合企业打造“亿硕农语”品牌,推动瓜蒌、中药材等产品远销安徽、南京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人勤春早,不负时光。山阳县西照川镇的田间地头,正涌动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从发展立体农业的智慧实践,到药香四溢的种植基地,这里的农民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创新书写答卷,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王咪)

 

责编:谷可

编辑:雷娜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