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岚皋县民主镇“客路故乡”一改传统耕作模式,以“农旅融合”为抓手,用各种新“花”活儿为“春日经济”蓄势赋能。
走进“客路故乡”民宿群,十余名村民正在地里忙碌,趁着晴好天气,为周边油菜地施肥、除草、培土、移栽,为游客踏春赏花做准备。
“这块油菜稍微有些稀疏,开花后会裸露出土地,为保证整体美观度,我们正在移栽补苗。”村上技术指导员陈方振说,在他的指导下,村民们正按照“十字”定位法进行补苗作业。“以前种地没这么讲究,疏一点密一点总产量还是差不多,但现在不一样,种的好不好看直接影响能赚多少钱。”
去年,枣树村靠着油菜花海吸引游客3万人次,“花漫三秦、春山有约”全省最美巾帼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在“客路故乡”成功举办,让这里的民宿业主尝到了旅游业的甜头。今年,村民对给自家田地“美颜”这件事更加上心,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纷纷响应,用肥料增“艳”,用油菜做“墨”,小菜园直接变成了一个个大景观。
枣树村党支部书记陈声会介绍:“我们按照时间节令选种育苗,由合作社统筹发动村民种植,根据长势进行施肥、除草、移栽。为保证最佳观赏效果,按照‘黛瓦、黄墙、金花海’的目标种植油菜花300余亩,争取颜色连片、不留杂色。”
不止农户,手艺人也有自己的“春耕”。沿着花田边的石板步道前行,一簇簇含苞待放的紫荆枝条正被村民精心编织成春日拱门。
“这些紫荆枝条都带着花芽,预计3月底就能开出串串紫花,和金色油菜田形成撞色效果。”搭建拱门的负责人鲁桂均边织边说。800余根枝条在他们手中用传统编筐技法编织,逐步形成136米的紫荆拱道雏形,再填入营养土固定鲜活枝条,待春日花开为乡村旅游注入诗意浪漫。
“好手艺不怕没赚头,现在多出来的农活大概10个人做3天,按照当地小工费用也就4500元。但是民宿农家乐周边景色更漂亮了,相比以前每天每家都可以增加一两桌客人,一个周的纯收入就超过这个数了。”一家民宿的老板算了一笔收入账。
从油菜田到民宿院,从传统农事到创意文旅,随着民主镇“客路故乡”知名度提升,当地村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和美乡村”四个字带来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开春以来,该村已接收订餐2000余桌,最新的一桌已经排到了5月1日,预计油菜花开后,整个春季旅游收入将突破150万元。(来源:安康日报 通讯员:陈城)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