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到长沟河镇火神庙村举办天麻种植技术培训活动,市县人大代表、种植专家与来自本镇及周边乡镇的50余名种植大户齐聚青山翠谷间,共探“小天麻撬动大产业”的振兴密码。
天麻产业“富”一方,联络站点“架”桥梁
2024年全镇天麻种植面积突破8000余亩,年产优质天麻6000余吨,产值超2亿元,已成为该镇村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全县首个中药材产业专业代表联络站,联络站立足镇域中药材种植优势,组织各级专业人士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先后开展政策宣讲、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活动10余次,帮助200余户群众解决种植难题,带动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专家传技种天麻,农户底气“涨”起来
本次培训特邀勉县中药材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市县人大代表马明元,围绕天麻袋料栽培技术开展现场教学。在种植基地,马明元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手把手示范袋料蜜环菌培育流程,详细讲解菌种配比、温湿度控制等核心技术,并指导种植户通过菌丝活性检测、菌袋外观观察等方法进行蜜环菌品质鉴定。“以前种天麻全凭经验,产量像‘过山车’。现在有了这把‘科技钥匙’,增收的底气足足的!”来自邻镇的种植大户张涛在实操后兴奋地说。培训现场发放《袋料栽培天麻的方法》50余份,并提供后续技术跟踪服务。
产业联动谋发展,共绘乡村振兴图
活动最后,联络站代表与种植户围绕品牌打造、深加工延伸等议题展开交流。代表们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建立“联络站+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并积极对接药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长沟河天麻提升品质、走向全国市场。
暮色中的火神庙村,挟技而归的农户们踏着晚霞归去。这场泥土芬芳的民主实践,正将“天麻种子”育成“共富果实”。下一步,勉县长沟河镇将持续深化“联络站+产业链”履职模式,让技术种进泥土里、把服务送到菌棚边、使民意融入决策中,真正让天麻成为富民强镇的“金疙瘩”。(周逸凡、于子淳)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