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商南县青山镇:旱田改水田试点先行 谱写农业新篇章

今年,商南县青山镇启动农业革新,在长发村开展1500余亩旱田改水田试点项目,为全镇农业发展开启新征程。

这一举措彰显了改革的勇气。针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难题,对青山镇政府农技推广中心打破传统思维,积极协调长发村与肇东市五站镇东发村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将1500余亩玉米地改造为水田。这既克服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又突破了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旱田改水田,既需要技术保障,更考验参与者的勇气与决心。对青山镇农民用实践证明,敢于尝试就能在困境中开辟新路径。

这一行动实现了技术的革新。旱田改水田并非简单的土地转换,而是一次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对青山镇长发村与肇东市五站镇东发村水稻专业合作社深度合作,引进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田间管理,实现了水田的高产高效,为对青山镇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一实践收获了丰收的希望。旱田改水田的成功试点,不仅解决了雨季耕地被淹的难题,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水稻的种植效益远高于玉米,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长发村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片曾经被水困扰的土地,如今变成了丰收的沃土,承载着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青山镇的旱田改水田试点,不仅是一次农业生产的变革,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展示了对青山镇政府和农民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农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目前,对青山镇的旱田改水田成果已不仅局限于长发村。在对青村、山后村、胜利村、薄荷村、李家村,同样掀起了旱田改水田的热潮。经多方努力,全镇旱田改水田总面积大幅提升,达4150亩。这项改革举措,在多个村落落地生根,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户,为乡村经济注入澎湃动力。展望未来,对青山镇将持续深化这一成果,借助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更多适配本地发展的农业创新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李天一)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