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略阳县金家河镇:以“千万工程”为引领 绘制宜居乡村新图景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略阳县金家河镇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导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聚焦“厕所革命、群众共创、垃圾治理”三大行动,通过“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环境整治从“一时净”向“持久美”转变,逐步实现村庄面貌提档升级。

打扫环境2

聚焦民生痛点,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科学规划厕所改造。广泛宣传农村改厕政策及标准,动员群众利用农闲时间,高标准建设农村户用厕所和农村公厕。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推动农村厕所从“能用”向“好用”转变。

收集垃圾1

凝聚干群合力,构建全民参与长效机制。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制度牵引,推行“周一周五集中整治日”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清理公共区域,同步开展“和美庭院”评选活动,激发群众积极性。二是强化宣传,利用微信群、院坝会、入户宣讲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修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形成“家家比整洁、户户争先进”的氛围。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800余人次,清理乱堆乱放120余处。

改厕回头看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构建生活垃圾“户分类、镇收集、第三方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推广“户分类、村收集”机制,配备垃圾桶103个、分类垃圾箱11组,引导农户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建成设置垃圾压缩中转站1处,配备专用运输车辆,实现“日产日清”;针对偏远村组,设立临时收集点,每周定时清运,破解垃圾滞留难题。今年以来,全镇累计转运生活垃圾600余吨,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略阳县金家河镇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推动乡村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蝶变,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谱写新篇章。(张倩)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