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留坝县江口镇,群山披绿,菌棚泛银。柳川沟村50座椴木食用菌大棚里,一架架椴木菌棒整齐排列,范条峪村100余座代料食用菌大棚内,新一茬香菇正顶着露珠悄然生长。作为2025年全镇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两大食用菌项目以“建强棚体、提质增效”为核心,绘就了一幅“设施升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传统棚”到“坚实仓”,项目建设筑牢产业根基。走进柳川沟村椴木食用菌基地,标准化钢架大棚依地势而建,喷淋系统正细密洒水,通风口可根据温度手摇开合。项目建成全钢架抗风大棚,配套喷淋水管、电力设施、遮雨棚等设施。“用上设施大棚,就实现了温度、湿度双调控,相较于露天养菌,椴木香菇的生长期将预计缩短20%,单棒的产量将提升5%。”柳川沟村党支部书记董涛介绍道。范条峪村则聚焦“旧棚改造”,针对旧棚保温性差、通风不畅导致的菌筒污染问题,在原有旧大棚上加装固棚钢管,加装棚门和卷膜器,不断提升养菌棚质量。“现在养菌成活率已达到了90%以上了,养菌管理比过去轻松多了!”范条峪村种植户李大哥感叹道。
从“卖单品”到“全链赢”,项目建设拓宽增收路径。项目建设中,江口镇创新“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强村公司承建代建制项目,两个项目带动30余名农户通过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向农户出租大棚发展袋料食用菌产业,12户农户实现农业创业,户均经营性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更吸引了2名青年返乡加入“养菌业”队伍。
从“靠天吃饭”的简易棚到“人定胜天”的设施棚,柳川沟、范条峪村的食用菌大棚不仅是设施农业升级的“试验田”,更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据统计,项目建成后,两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增收40余万元,设施农业的配套健全,将带动全镇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年产值增长10%以上,为山区农业现代化蹚出了一条“设施强基、科技赋能、链条延伸”的新路子。
如今,银灰色的大棚如繁星点缀山间,撑起了群众的“致富梦”,鲜嫩的菌菇似棕色玛瑙铺满田垄,绘就了乡村的“振兴图”。下一步,留坝县江口镇将以项目建设为起点,持续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让每一座农业设施都成为激活农村潜力的“金钥匙”,让每一朵菌菇都成为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金纽带”!(黄艳)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