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如何更有效?汉阴县汉阳镇的实践表明,关键在于把议事协商的平台搬到村民身边,搬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让大家能面对面、坦诚地交流。改变过去“干部台上讲、群众台下听”的模式,汉阳镇推动“议事协商”扎根乡土,形成了“有事敞开说、问题共商量”的新风气。
阵地灵活设,议事到身边
“路边那堆垃圾得赶紧清理了!”“种烤烟我看行,能带动大家增收!”在长红村的田边、农家小院里,这样的讨论很常见。几张板凳一围,网格员、老党员、种植能手和村干部、驻村干部坐在一起,大家卷着裤腿,晒得黝黑,认真地商量着事情。在汉阳镇,“议事点跟着问题走”已成常态。哪里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哪里有增收致富的好想法,议事协商就在哪里开展——树荫下议环境整治,灶台旁谈产业发展,晒谷场上谋村庄规划。这种贴近村民的协商方式,让治理更接地气,也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到了村民手中。这种灵活设点、议事到身边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显著提高了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效率。
纠纷巧调解,协商促和谐
今年6月,涉及鲤鱼村、交通村、白庙村三个村的村民陈某、赵某、邹某的务工纠纷,在鲤鱼村村民议事协商会的积极协调下得到妥善解决。纠纷调解会在交通村村部举行,由三个村的村干部和议事协商会成员共同参与。调解过程中,议事协商会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组织三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各方理性沟通。经过充分协商讨论,最终三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这次纠纷的成功化解,生动体现了村民议事协商会在畅通民意表达、凝聚村民共识、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汉阳镇通过议事协商机制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有效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
产业大家谈,发展聚共识
在天池村,村民们正热烈讨论2026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烤烟种植大户谢先荣指着自家地里长势良好的烟叶说:“种烤烟成本不高,收益不错,要是今年能种个80亩,大伙儿收入还能增加!”远处的茶园绿意盎然,大家还讨论了300亩茶园精细管护的计划。关于扶持养鸡产业的想法,也引起了村民们的积极回应。产业规划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烤烟新种、茶园管护、养鸡扶持等项目的确定,都凝聚了村民们的集体智慧,真正成为了大家增收致富的希望。今年,天池村通过议事协商确定的烤烟产业预计为村民带来收入六万余元;茶园预计收获红茶、绿茶各1000余斤,产值10万余元;新扶持的养鸡项目规模达600只,预计收入8万元,充分展现了议事协商在凝聚发展共识、推动产业富民上的实效。
从田间地头解决具体问题,到议事协商化解矛盾纠纷,再到共同谋划产业发展,汉阳镇村级议事协商的实践,展现了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当议事协商成为村民身边触手可及的日常活动,当真心话能在农家院落里坦诚交流,乡村就朝着善治与振兴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乡村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马力 韩青山)
责编:刘朋涛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