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勉县新街子镇,一场以“电商赋能、代表领航”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实践正蓬勃展开。人大代表们化身“领头雁”,以新街子镇电商农展中心为平台,带动全镇农产品“出山进城”,激活了“田间”到“云端”的致富新动能。
带头“筑根基”,让农展中心“立起来”
电商农展中心的建设,是镇党委政府落实“农业稳县”战略的关键抓手,而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则为这一平台注入了“加速度”。作为立集社区支部书记,徐亚斌代表深知“空间是基础,区位是优势”。在电商农展中心选址建设阶段,他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牵头协调立集社区安置点南侧地块,依托“北邻108国道、南接川陕公路”的交通优势,推动建成198㎡的标准化中心,划分农特产品展销区与电商服务功能区。从场地清整到功能布局,他全程盯守,还发动社区党员参与中心初期筹备,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从“空地”到“双区联动平台”的转变,为农展中心落地见效筑牢“硬支撑”。
杜会勇代表(杜寨村支书)则聚焦“产品是核心”。他带领杜寨村率先梳理村内优质农产品,将“杜香香”菜籽油、生态大米等特色产品首批送入农展中心展销区,并牵头制定村级农产品选品标准,带动全镇15个村(社区)纷纷归集“福稻佳禾”大米、云雾山矿泉水等优质货源,形成“一村一品、多品聚合”的产品矩阵,让农展中心的线下窗口“有货可展、有品可荐”。
带头“拓渠道”,让农特产品“走出去”
杜会勇牵头组织杜寨村村民参与电商培训,培养出5名“农民主播”,在农展中心直播区现场推介菜籽油、油菜籽,单场直播最高带动销量30余桶;徐亚斌联合镇电商服务中心,邀请专业团队策划“助农专场”,通过短视频展示油菜种植基地、菜籽油压榨工艺,让消费者“云监工”,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直播超50场,带动线上销量同比提升30%; 新街子村支书祁凌则带着新街子村的刀削面、荞麦挂面“走进”直播间,用“接地气”的方言讲解制作工艺,让传统美食变身“网红爆款”,2024年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
带头“强服务”,让电商生态“活起来”
“要让电商留得住、能发展,就得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代表们聚焦物流短板,主动对接中通、圆通、顺丰、邮政等快递企业,推动建成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5个村级服务点、3个三级物流配送点,实现全镇快递覆盖率100%;同时,联合农展中心制定“分层培育计划”,针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众开展电商运营、视频剪辑、直播技巧培训,累计组织183人次参与培训,还为有基础、爱电商的年轻人才争取岗位实操和外出学习机会,带动50余户农户通过电商增收。牵头筹备“电商+”协会,目前已意向吸纳12家企业、合作社加入,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品牌共塑”的发展格局。( 马 茜)
如今,在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下,勉县新街子镇电商农展中心已成为集“展示、销售、培训、物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平台。未来,他们将继续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推动农展中心朝着“三年内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的目标迈进,让更多农特产品从“田间”走向“云端”,让电商红利惠及更多群众。(马 茜)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