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创新案例结果出炉,让我们接着来看看金台区垃圾清运的创新模式吧!
一、基本情况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中,宝鸡市金台区聚焦大件垃圾处理这一民生痛点。此前,辖区内 703 个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面临大件垃圾清运难、乱丢弃影响环境等问题。金台区以“服务民生、精细治理”为导向,创新推出大件垃圾免费清运模式,累计清运大件垃圾 3.4 万件,构建起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共治共享的大件垃圾治理体系,成为城市治理创新的典型实践。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线上 + 线下”多维预约体系
1、线上智慧预约:搭建“金台大件垃圾清运”线上平台,整合公众号、小程序、电话热线等渠道,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可随时随地提交清运需求,填写大件垃圾类型、数量、地址等信息。平台自动识别、智能派单,关联清运车辆调度系统,实现需求“一键直达”,日均处理预约十余单,高效响应各类主体诉求 。
2. 线下集中攻坚:定期开展“大件垃圾集中清运周”活动,提前通过社区公告、校园通知、企业联络群等发布活动信息,明确集中预约时段、服务范围。活动期间,组建专项清运小队,针对老旧小区、校园假期集中产生的大件垃圾,批量上门清运,上半年已开展 3 次集中活动,覆盖超 200 个小区与单位,集中清运量占总清运量 30%。
(二)打造“全场景覆盖”服务网络
1. 分类适配服务:针对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不同场景,定制差异化清运方案。居民小区侧重“分散预约 + 灵活上门”,匹配小型清运车、错峰作业;企事业单位、学校聚焦“批量处理 + 高效协同”,调配大型车辆、集中时段作业,确保 703 个服务对象场景需求精准满足,清运覆盖率 100% 。
2. 全流程规范管理:建立“预约 – 上门 – 清运 – 处置”标准化流程,清运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上门前电话确认、规范搬运;车辆安装智能定位,实时追踪清运轨迹;末端对接合规处置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拆解、资源回收,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处置规范”。
(三)深化“共建共治”宣传推广模式
1. 多元主体联动: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公司、学校、企事业单位成立“大件垃圾治理联盟”,开展“垃圾减量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物业协助张贴宣传海报、网格员入户讲解政策、学校组织“垃圾分类小课堂”,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居民从“被动清运”到“主动参与”转变,活动覆盖超 4 万人次 。
2. 典型示范引领:以荣誉激励强化社会认同,对积极配合、创新实践的企事业单位、物业服务公司,授予“大件垃圾治理示范单位”牌匾;为参与度高的市民家庭送上荣誉锦旗,累计颁发牌匾 20 余块、锦旗 60 余个。同时,邀请市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打造“金台大件治理”宣传矩阵,媒体报道超 10 次,形成良好社会反响,带动更多主体主动参与。
三、主要成效
(一)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3.4万件大件垃圾的有序清运,彻底扭转辖区大件垃圾“乱堆乱放”乱象。703 个居民小区、单位周边环境清爽整洁,街巷、校园、企业园区无大件垃圾堆积,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觉污染”难题有效破解,居民生活环境满意度提升至 92%。
(二)社会共治格局成型
通过“联盟共建 + 荣誉激励 + 宣传引导”,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物业服务公司主动配合宣传、企事业单位规范垃圾暂存、市民积极预约清运,从“政府单打独斗”到“全民共治共享”,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半年内主动预约量增长 55%。
(三)模式创新示范凸显
“线上预约 + 集中攻坚 + 全场景服务 + 共治宣传”模式,贴合基层治理实际,解决大件垃圾清运“最后一公里”难题,获得市媒多次报道,成为宝鸡市城市治理创新案例。703 个服务对象的实践验证,具备可复制推广价值,为其他区域提供“需求响应快、覆盖范围广、社会参与高”的清运样板。
四、推广应用条件
(一)组织保障
需建立区城管部门统筹,街道、社区协同,物业、单位配合的多级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配备专职调度、清运队伍,保障流程落地。
(二)技术支撑
搭建简易线上预约平台(或依托现有政务平台拓展功能),实现需求收集、派单、追踪一体化;为清运车辆加装定位设备,强化过程监管,确保服务高效透明。
(三)宣传协同
联合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借助荣誉激励、媒体报道扩大影响,培育公众“垃圾规范处理”意识,营造共治氛围,为模式推广筑牢社会基础。(闻军宝)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