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态健康

陈仓区虢镇中心卫生院:六项措施打造基层医疗服务新样板

作为服务周边群众的基层医疗“主力军”,陈仓区虢镇中心卫生院始终聚焦群众就医“堵点痛点”,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就医满意度,为健康服务注入新活力。以往患者取药需在诊室、缴费窗、药房间多次排队,如今扫码即可缴费,几分钟便能搞定,这样的转变正是卫生院便民服务的生动体现。目前,卫生院已通过处方扫码缴费、数字化接种门诊、家庭医生签约等系列举措,实现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处方扫码减环节

缴费取药少跑路

“排队缴费”曾是患者就医的一大痛点。为打破传统流程局限,卫生院全面上线“处方扫码缴费”功能:患者在诊室开具处方后,无需前往缴费窗口,扫码即可跳转页面完成支付,随后直接到药房取药。该功能不仅减少了患者往返奔波,还使缴费窗口排队时长减少60%。同时,卫生院推出代煎药服务,并针对上班、上学人群就医报销不便的问题,创新开展延时门诊,实现班后时段也可办理报销业务,进一步优化不同群体的就医用药与报销体验。

数字门诊提效率

疫苗接种更安心

过去儿童预防接种中,家长常因排队登记、等待叫号感到焦虑。如今,卫生院打造的“数字化接种门诊”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家长凭预约码在自助机完成信息核对与登记,无需手工填表;医护人员通过电子系统快速调取接种档案、核对疫苗信息,实现“一码通办、全程溯源”。此外,二类流感疫苗接种打破“定时接种”限制,群众可随时到院接种。数字化流程将家长平均等待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0分钟,系统还会自动提醒接种时间与禁忌,降低差错风险。门诊内的“儿童留观室”配备趣味动画与玩具,让接种过程更温馨,家长满意度超96%。

家庭医生守健康

贴心服务送上门

为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卫生院组建1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覆盖周边群众,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一对一”服务。团队以“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健康一人”为目标,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体检、监测慢性病指标,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用药与饮食方案;通过线上咨询、用药指导,让群众在家享受专业医疗服务,还为65岁以上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进村体检服务,实现“健康有人管、看病有人帮”。

畅通渠道解民忧

投诉反馈有回应

卫生院在门诊各楼层设置投诉信箱,于大厅导诊台、收费窗口及官方公众号公示投诉电话,明确处理流程与反馈时限。每周设定“院领导接待日”,院领导在门诊接待室现场倾听意见、解答疑问,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协调处理,复杂问题则记录后专人跟进、限时反馈。卫生院还注重细节关怀,主动为高龄老人上门采血,为患病职工发起捐款帮扶,帮助群众寻找遗失手机、为困难患者垫付药费,相关事迹获《三秦都市报》《阳光报》《宝鸡日报》报道;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被《西北信息报》报道,用温情化解群众“烦心事”。

健康教育广宣传

素养提升有实效

医护人员积极走出院区,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广场及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宣教与义诊活动,相关举措获《阳光报》《三秦都市报》报道。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医护团队开展“儿童口腔健康防护”“校园艾滋病知识讲座”“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等主题讲座,通过讲解、发手册、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定期组织义诊,为群众免费测血压、血糖,提供疾病筛查与咨询服务,健康宣教工作因覆盖面广、实用性强,被《阳光报》专题报道,成为当地健康科普重要力量。

中医传承焕新颜

特色理疗惠民生

卫生院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在原有中医诊疗基础上扩展理疗科规模,增设推拿、拔罐、督脉灸等项目,穴位贴敷疗法获陈仓区人民政府网站报道,创新开展的中医药免费足浴项目被陈仓融媒体中心专题报道,中医药服务工作还登上宝鸡电视台《民生零距离》栏目。理疗科凭借“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亲民”优势,吸引周边大量患者,医护人员诊疗时还普及中医养生知识,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为群众健康增添“中医保障”。
从便捷化的处方扫码缴费,到高效化的数字门诊,再到精准化的家庭医生服务、畅通化的投诉渠道、广覆盖的健康宣教与特色化的中医理疗,虢镇中心卫生院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科技创新与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保障、中医药传承深度结合。卫生院将持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用科技赋能提升健康服务,用人文温暖就医体验,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基层力量。(来源:陈仓区卫健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