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刚入职黄龙县白马滩镇人民政府的“新鲜血液”,转眼间我已在这片青山环绕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光。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与忐忑,到如今走在镇街上能与村民笑着打招呼,白马滩的每一缕晨光、每一声乡音,都在悄然间成为我心中“归属感”的注脚。这段日子里,我在琐碎的工作中触摸基层的温度,在与群众的交流中读懂责任的重量,也慢慢读懂了“扎根基层”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在入职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次的防汛排查任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接到通知,河西坡村因持续强降雨面临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村内老人和低洼处住户。我跟着镇里的防汛应急队伍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分成小组挨家挨户敲门,劝说村民转移。最终,我们将老人们安全送到临时安置点,对村里的其他村民进行转移撤离,还为他们准备了热水、方便面和棉被。直到确认全村村民都安全转移,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看着老人们在温暖的安置点里安心休息,我真切感受到,基层工作者的“逆行”,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平安。
在入职后的期间,参与神道岭景区的封山控峪工作。当时正值雨季,景区内部分路段出现落石和滑坡隐患,为了保障游客安全,镇里决定临时封闭景区入口并劝返游客。我和同事们在景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对前来的游客耐心解释:“最近雨水多,山里随时可能有落石,太危险了,您可以等天气好了再来。”那天我们劝返了多辆进山车辆,虽然站在山里天气较冷,但想到能避免安全事故,就觉得一切都值得。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者”这一身份的意义——我们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帮助,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同时,我还参与镇政府联合派出所在灵火村开展的护秋行动—当时栗子刚成熟,有外来人员偷偷进山抢摘村民的栗子,为了保护村民的私有财产,我们在村口和进山路口设置卡点。向他们说明栗子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抢摘属于违法行为。这些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价值,就藏在帮群众解决的每一个难题里,藏在他们满意的笑容里。在核对信息的过程中,看着村民算着自家的毛栗子收入、务工工资,看着村民眼里满是对生活的期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们手里的表格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核对,都是在为他们的幸福“保驾护航”。
这段时间,我也渐渐爱上了白马滩的“慢生活”与“烟火气”。听着林间的鸟鸣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着最淳朴的人情和最动人的风景。更让我感动的是同事们的帮助与照顾。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快速适应,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这里、服务这里”的决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我相信,只要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在每一件小事中积累经验,在每一次与群众的交流中增进感情,就一定能在白马滩这片沃土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未来,我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把自己的青春理想融入基层发展的浪潮中,用实际行动为白马滩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黄龙县白马滩镇 惠晓)
责编:李凯琴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