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泾阳县农业农村局:“组合拳”扮靓乡村颜值 “绣花功”绘就振兴底色

泾阳县锚定“清存量、控增量、建机制” 核心目标,通过高位统筹、示范引领、闭环管理三向发力,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发动干部群众 2.35万余人,清理 “三堆六乱” 及建筑垃圾6800余处,整治黑臭水体20余条、街巷360条,完成300余个环境问题整改,整改到位率100%,全力绘就村净景美、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基本情况

近年,泾阳县响应上级号召,立足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突破口,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街镇落实属地责任,村组发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作用,为整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做法及成效

(一)高位统筹强责任,构建整治“硬骨架”。一是科学谋划,高位部署定方向。一是科学谋划定方向。泾阳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先手棋”,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学习贯彻上级政策,结合县域实际印发《泾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与要求;梳理市县曝光问题,建立清单并反馈街镇,要求制定整改措施与时间表;成立由7部门组成的工作促进专班,下设4个督导组,每日下沉一线督导检查,提供组织保障。二是靶向发力补短板。针对“三堆六乱”、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问题,制定专项方案,明确标准与时限。各街镇以村组为单元,组织人员“地毯式”排查,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三堆六乱”由群众清理规范,建筑垃圾由专业队伍清运,黑臭水体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等综合措施整治,农村环境显著改善。三是协同发力促长效。构建“县镇村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街镇制度,每位领导定点包抓 1个街镇3-5个村,实地调研协调难点;街镇推行网格化管理,将任务细化到责任人;包抓部门选派专人驻村干部,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合力,推进整治走深走实。

(二)示范引领促提升,激活治理“新动能”。一是全面发动,凝聚共治强大合力。泾阳县强化宣传引导,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整治专栏,利用新媒体“晒亮点、曝短板”,发布工作动态与典型案例;各街镇村组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宣传整治意义,发动群众参与房前屋后整治,形成 “全民动手、共建共享” 局面。二是网格管理,提升精细治理水平。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县农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名责任人,实现整治工作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街镇根据人口数量、区域面积等因素合理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职责和工作标准,将整治任务细化到每个网格。三是创新机制,激发多元治理活力。鼓励各街镇村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机制,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模式,激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口镇长街村推行“义务工”制度,村民每年为集体出两个标准工日参与环境整治,增强了群众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在实施过程中,村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利用农闲时间参与村庄道路清扫、绿化植树等工作。中张镇张庄村采用“机械开路+人工精修”模式,对各村民小组开展拉网式清理,提高了整治效率和质量。大型机械先对大面积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人工随后进行精细化修整,确保不留死角。兴隆镇太和村创新“积分制”管理,通过废品兑换积分机制,实现了环境整治与群众利益的有机结合。村民可以将家中的废品拿到指定地点兑换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此外,还有部分村镇通过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将畜禽散养、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闭环管理抓落实,筑牢长效“防护网”。一是系统整治,推动问题全面清零。建立“巡查—交办—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工作促进组每日巡回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交办,对新发现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各街镇对问题分类施策,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实行“整治销号”动态管理,对已整改的问题及时进行验收销号,确保存量问题清零、新增问题随查随改。截至目前,通过闭环管理机制,已整改完成涉及三堆六乱、建筑垃圾、黑臭水体整改等问题300余个,整改到位率100%。在整改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对同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防止问题反复出现。二是常态管护,巩固整治工作成果。为防止问题反弹,泾阳县注重加强常态化管护。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共配备专职保洁人员1029名,明确保洁范围和工作标准,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垃圾桶、公厕、路灯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正常使用。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街镇的环境卫生管护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其及时整改。三是跟踪问效,强化责任落实力度。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每半月召开研判调度会,分析整治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曝光台”即时通报突出问题,对敷衍塞责、虚假整改等行为纳入执纪问责范畴,以“硬约束”倒逼“真落实”。目前,已下发通报6期,召开调度会3次,有效推动了整治工作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

三、结语

从“环境整治”到“品质提升”,泾阳县正以“绣花功夫”雕琢乡村细节,让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如今的泾阳乡村,道路宽敞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一幅村净景美、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下一步,泾阳县将持续深化长效机制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环境美+产业兴+文化活”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泾阳答卷。(供稿:泾阳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谷可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