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地处关中西部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渭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瓜果飘香,是农业大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近31万亩,果品品质全国闻名。全县持证残疾人一万余人,大多数为农业户口,主要从事猕猴桃种植,因身体条件限制,作务猕猴桃难,售卖猕猴桃更难,如何帮助残疾人果农种出好桃子、卖上好价钱、过上好日子成为大难题。为破解这一痛点,我们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立足资源优势,以政策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严格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工作要求。
在市、县残联的全程指导与鼎力支持下,眉县职业教育中心对照《宝鸡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具体指标,充分盘活学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现有场地、设备等资源,成功建成集“培训、实践、孵化”于一体的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自2023年起至2025年上半年,基地已针对性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电商直播运营等专项技能培训10期,累计覆盖600余人次,不仅为残疾人掌握就业创业“新技能”提供了精准技术支撑,更探索出一条“助残增收”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成为当地民生工程与乡村发展的亮眼名片。
主要做法
(一)摸清需求,建好台账。
1.学习政策,积极筹划。同县残联对接,了解残疾人电商直播基地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要求。邀请市残联业务领导现场指导,在已有的硬件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基地建设方案,多方考察专业公司和电商直播设备等数据信息,及时组织申报。
2.深入实际,摸清底子。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与残疾人学员之间建立互信关系、保持长期联系,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在县残联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
3.专人管理,做好台账。根据县残联安排,培训开班前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签订培训合同,制定培训工作实施过程具体方案,任务分解到人。安排专人负责“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系统”,培训期间严格考勤制度,做好学员考勤工作,培训结束时对学员进行考核,并上传所有过程性资料到系统中,经审核结业后整理资料归档,形成完整台账管理闭环。
(二)设立基地,强化培训。
1.着力打造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基地。依托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先后投入资金120余万,根据残疾人特点,做好无障碍设施改建和维护工作。设立客服区、展示区、直播间、培训教室、学员宿舍餐厅生活设施区等,能满足至少50–100人实训教学。2023年11月眉县职业教育中心“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创建成功,及时获得残疾人直播基地建设补贴资金扶持。
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外景 
新建成的直播实训教室 
2.组建一流团队,开发优质“品牌课程”。吸纳行业职业经理人、本校中高级教师以及本地电商直播带货实战讲师组成培训专家团队,开发电商直播“理实一体”特色培训课程。课程注重实践操作,从如何介绍产品、拍摄视频、上传视频、开通商铺、商品上架到直播带货、经营账号等进行一系列“沉浸式”肩并肩、手把手培训活动。同时安排实践研学活动,到国家级猕猴桃园区电商基地、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农业博览园等地实践学习,让残疾人熟练掌握短视频制作和电商直播实战技能技巧。
3.实施PDCA质量体系,强化培训管理工作。从精心制定计划开始到培训课程实施、从过程检查到考核总结实行系统化管理,有计划、有执行、有监督、有优化和调整,确保每期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三)做实做细,突出实效
1.在了解到残疾人电商直播的需求后,设计适合残疾人的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的培训师资。培训老师熟悉残疾人的需求,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并能够针对残疾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定期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2023年在眉县职业教育中心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和线下电商直播技能培训三期共177人,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五期共300余人次,2025年上半年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两期120余人次。线下培训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再搜集网络上详细、实用、新颖的相关直播和短视频剪辑课程视频,利用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辅导,便于残疾人随时随地学习和提升。同时,常年提供在线答疑解惑,确保学员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班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电商直播培训过程中,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从如何介绍产品、拍摄视频、上传视频、开通商铺、商品上架到直播带货、经营账号等进行一系列“沉浸式”肩并肩、手把手实践指导活动,让残疾人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商直播的技能。
“沉浸式”直播实训
4.打造残疾人网红主播。眉县职业教育中心深刻挖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上级残联部门配合下,决心打造一批残疾人网红主播。通过在受训的残疾人学员中招募和宣传,初步选定了19名有一定直播基础或者愿意成为网红主播的残疾人学员,通过两期电商直播培训和实操,这些学员掌握了基本的主播知识,并陆续开通直播。经过一个多月的直播,这些学员已经摸清了直播的窍门,学会了怎么提升直播间的人气,采用什么样的话术,怎样引流等等技巧,田宁波、达维科、杨丽丽等5名残疾人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其他主播学员也基本具备了成为网红主播的基础。
5.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切近他们实际的平台。通过电商直播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许多残疾人在培训后成功开通了自己的直播间,实现了自主创业。在培训前的摸排中了解到有直播基础的学员寥寥无几,电商培训后目前已开通直播和视频带货的学员达100人左右,极大提升了残疾人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学员通过各种平台直播销售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达1000万余元,主播人均产值达10万元以上。
6.针对残疾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学员白晓云,学习初期一直不敢开直播,担心自己出丑,直播时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参加了两期直播培训后掌握了直播时的话术,胆子也大了,现在开直播,每场直播都可以开三小时以上,且备受好评。学员郑小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胆小且伴有口吃,受训后也大胆开起了直播,并言自己现在自信许多。
7.建立激励机制,设立补助金、评优等激励措施,鼓励残疾人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实行后,每期参训残疾人出勤都在95%以上,真正实现培有所依,训有所成。
8.为受训残疾人学员长期提供技术支持,不论是培训期间还是培训外时间,随时解决他们在电商直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2023年至今累计网络答疑310人次以上,解决技术问题56起。
9.跟踪培训效果:对所有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学员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培训效果和他们在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学校能解决的学校解决,学校不能解决的及时联系残联部门帮助解决。同时根据残疾人培训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质量。

走访残疾人培训学员
10.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做好电商直播培训工作,眉县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农邦优品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做好培训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共同推动残疾人培训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培训合影留念
三、工作成效
1.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学员通过学习和掌握技术技能,就业创业信息倍增。白晓云学习初期一直不敢开直播,担心自己出丑,直播时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参加培训后掌握了直播话术,胆子也大了,现在每场直播都可以开三小时以上,且备受好评。郑小红因胆小且伴有口吃,受训后也大胆开起了直播。
2.重点突破,打造主播。80%的学员培训结束后成功开通了直播间,通过各种平台销售自家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达367万余元,田宁波、达维科、杨丽丽等21名优秀学员人均销售额超过10万元以上,被推荐为网红主播培养对象。
3.培训跟踪,效果突显。组织学员参加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百校千企万人”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品牌活动,荣获“精心组织院校”荣誉称号,先后被央广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媒体网站报道。学员纷纷表示,很激动能有机会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参与行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直播带货技能。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荣贤调研培训工作

副县长李倩检查指导培训工作
四、经验总结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连续三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大批的残疾人电商直播“土专家”和“种植能手”,帮助大量的农村残疾人创业增收,为眉县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源动力和夯实基础。结合近几年的残疾人培训工作,我们归纳了如下经验:
1.培训的开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大量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例如,提高残疾人培训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残疾人参与乡村振兴的门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迫切感。
2.培训内容新颖有趣,形式多样: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和本区域经济作物特性,我们设计了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猕猴桃、大樱桃、草莓等种植技术、农村电商直播、手工艺制作、中医康养等,以提高残疾人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方便残疾人参与。
3.打造精良的培训师资团队: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师担任培训讲师,聘请当地声名鹊起的行业精英和实战高手进行实践教学,确保培训质量。同时,鼓励残疾人之间的互助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残疾人培训需要社会更大的关爱:为给参训的残疾人学员提供更优良的服务,眉县职业教育中心逐渐加大了培训投资力度,但相对庞大的残疾人群体来说,仍然杯水车薪。所以我们联合了县残联和部分企业,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可度和接纳度。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提供跟踪服务:我们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体系,通过实地走访、社交平台(微信、抖音、快手等)、群聊等方式,定期了解参训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培训成果的落地。
6.扩大宣传推广,提升培训影响力:我校在近两年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了对残疾人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残疾人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宣传等方式,展示残疾人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果和价值,在县域和省、市内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培训品牌。
五、思考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积极作为。实践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融入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找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子。
推动残疾人培训事业发展需要聚合资金、人才、教育、管理等各方要素,催化集成效应,实现全链条提升、全方位发展。眉县职业教育中心将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优势,聚焦主业,久久为功,不懈努力,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提高残疾人培训质量,打造专属培训品牌,提升职教形象,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基地成功创建为契机,以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为突破口,打造残疾人主播为目标,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县域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汪少敏 孙龙)
责编:刘迪
编辑: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