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汉阴:“四维”发力提升社保惠民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汉阴县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通过精准落实待遇调整、创新推行孝义助保、大力推进便民服务、深化部门数据共享、保障基金安全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惠民政策和暖心服务直达百姓身边。

IMG_257

    提高待遇增福祉,民生保障有力度。结合上级统一部署,自加压力合理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5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2元,惠及全县5.6万名城乡居民,提标财政资金年支出增加1075万元,实现了自201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的17次连涨,从最初的每人每月60元起点到如今的206元,待遇水平提高3.43倍。收入的提高让参保群众真正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多元筹资拓路径,助保赋能解民忧。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社会捐助、政府补贴”四轮驱动、多元筹资和“孝义助保”汉阴模式。以“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孝义助保”为牵引,通过宣传引导、风尚引领、典型示范三管齐下,促使孝义新风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让孝义文化、子女助保润泽千家万户。同步推广村集体经济补助缴费试点,不断完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资助”筹资体系,倡导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和返乡能人为参保群众缴费提供资助,探索“村集体注资、乡贤捐赠、公益扶持”等筹资新路径,多途径增加参保群众个人账户积累,为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实践样本。全县10个镇新增11个试点村,每个镇至少新增1个试点村实现镇级全覆盖,共为4697名群众补助13万元,收到个人资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15万元记入被资助人个人账户,为7011名农村特困人员、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困难群体代缴保费47.78万元。

    便民服务加速度,贴心举措暖人心。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效,研究出台《汉阴县社保领域为民办实事十条措施》,从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资格认证上门服务、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推行职工养老保险“刷脸办、即时办”、将超龄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等方面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扎实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上门服务为6203名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完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将661名超龄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为524户经营主体24708人次降费减负共计602万元,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参保“即时办”、退休“刷脸办”588人次,为1890名群众制发、补办、变更社保卡及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提供了集约高效的服务体验。

    数据共享破壁垒,协同治理促规范。为提升社保基金管理质效,抓好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整治,积极探索并联合多部门出台《汉阴县养老社保领域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和内控稽核“五六七”工作法,健全基金监督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和技防水平,实现新增数据实时推送,存量数据每月更新,构建事前防范建机制、事中稽核除风险、事后服务提满意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源头防范社保资金“跑冒滴漏”。(通讯员:唐耀)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