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天
安康水利邀您共同见证
2024年安康水利十大新闻
(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安康市11座小水电站荣获国字号荣誉
1月2日,水利部公布了2023年度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名单,陕西省有20座小水电站创建通过。其中,安康市红光、官元水电站等11座水电站名列其中,占全省55%,另有6座水电站通过期满延续。至此,全市累计获水利部命名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60座,占全省比例达60%。
近年来,安康市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小水电站绿色转型。强化生态流量监管。全市小水电站均设置无节制泄放设施,监控监测设备安装到位,视频数据上传陕西省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实现全时段在线监测。定期线上线下抽查,狠抓问题整改,确保河湖健康。开展现代化提升。积极响应水利部农村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政策,淘汰老旧设备,推进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远程集控中心、托管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化运维队伍,实现区域小水电集约化、智能化、物业化管理,降低行业运营成本,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挥行业社会效益。持续以绿色小水电创建为抓手,强化指标考核,引导水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贫困地区修路架桥、捐资助学、带动群众就业,优化取用水调节,解决区域供水难题,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打造与民融洽的和谐水电。
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召开
3月6日,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3年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
会议要求,2024年做好水利工作,必须锚定“全省争一流、全国争先进”工作目标,树牢服务意识和清廉意识,做到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以守牢“三条底线”为目标、坚持以强化行业监管促工作提升为重点,实施“项目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河湖生态保护、水旱灾害防御、项目质量安全、政务服务效能、纪律作风能力”七大提升工程,一体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安康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会议还对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旱灾害防御、农村供水、质量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单位进行了表扬,通报了全市国债项目进展情况,汉滨、旬阳、汉阴、岚皋县(市、区)水利局分别就有关工作交流发言。
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会议在安康市召开
4月9日,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会议在安康市召开,全面落实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总结2023年水库移民工作经验做法,安排部署2024年水库移民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千万工程”经验对水库移民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移民社会稳定底线,为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库移民力量。要在“深”字上下功夫,夯实移民安置前期工作,规范移民安置规划变更审核,扎实推进后扶项目实施,切实提高规划质量。要在“实”字上做文章,加快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进度,落实移民安置验收制度,加强农村移民安置住房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安置效果。要在“准”字上求突破,持续做好新增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积极推进全省美丽移民村建设,发挥绩效评价激励作用,做好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总结评估,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在“细”字上出实招,完善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管,探索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数字化管理,继续做好水库移民志编纂,统筹开展监测评估和移民收入专项调查,切实夯实移民基础。与会人员观看了省水库移民工作成效宣传片和汉滨区水库移民工作专题片。安康市、渭南市、汉滨区等单位分别作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代表观摩了汉滨区流水镇中心社区、岚皋县佐龙镇马宗村的美丽移民村建设和移民产业扶持成果。
陕西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在安康市举行
5月20日,2024年陕西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活动在安康市汉滨区举行。
本次演练以汉滨区双龙镇可能出现山洪为背景,共设置“山洪灾害预警、会商研判部署、预警响应行动、信息监测、指挥调度、人员转移避险、抢险封控、紧急救援、安置保障、应急响应解除和灾后处置”10个科目31个场景。
2024年汛期,全市平均累计降雨量为656.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6.6%,各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干旱。汛期出现多轮强降水天气,13条主要江河38处水文(位)站共出现洪峰135站次。安康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总体目标,坚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主责主业,不断夯实“四预”措施落实,防汛抗旱两手抓,坚决打赢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战,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百姓安居、社会安宁,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市水利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安康市水利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丰富学习形式,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强化组织领导,全面部署推进。成立局党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督查各党支部按要求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等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组织开展党纪党规知识测试、“学党规知党史强党性”知识竞答,市水利局被市工作专班评为优秀组织单位,4名党员被评为优秀个人。召开全局警示教育会议,党组书记讲纪律党课,剖析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参观安康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纪念馆,观看《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重拳惩腐正风纪》等警示教育片,用好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违纪典型案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党员日常教育相结合,与水利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聚焦“单项工作争优秀、总体工作创一流”奋斗目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汉阴凤堰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9月3日,从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安康市汉阴县凤堰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被授牌。 汉阴凤堰梯田位于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主要包括堰坪梯田、东河梯田和凤江梯田,总面积达5.2万余亩,距今已逾1800年。这里北依秦岭,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边缘,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凤堰梯田集“渠、溪、田、塘”为一体,构成了完备的梯田灌溉系统,是水利开发利用的经典之作。整个灌排系统由蓄水、引分、分水、排水系统组成,通过水库、塘坝、支渠、毛渠自上而下自流灌溉。区域内有黄龙洞河、东河、冷水河等小河流,均属汉江支流。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山溪水为梯田灌溉主要水源,水流长年不断。梯田通过设堰开沟挖渠、开凿分水口等微地形的营造,控制径流,进行水量分配和流量调节。以汉阴凤堰梯田为代表的古代灌溉工程体系,依山就势,排灌体系完善,充分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灌溉、农业耕作技术的演变。
自2023年以来,省水利厅、市政府高度重视凤堰梯田申遗工作。省水利厅将凤堰梯田申遗列入2024年陕西水文化建设重点工作,积极协调,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具体指导。安康市、汉阴县分别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安康市、汉阴县、汉阴县水利局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申遗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各方推动史料挖掘,遗产区道路整治,工程本体渠、塘、溪、田整修,场馆建设及宣传展示等,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全力推进申遗工作。
旬阳水电站如期实现237米高程蓄水目标,“安康湖”初具规模
今年以来,安康市推进旬阳水电站建设工作专班坚定推进分阶段提升蓄水位目标,地方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合力克难攻坚,完成多项蓄水安全隐患治理工作。2024年9月初,旬阳水电站顺利实现蓄水至237米高程目标,汉江安康城区段形成8.6平方公里的“安康湖”,在安康人的朋友圈爆火刷屏,成为既瀛湖之后安康又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牌,为“一湖两岸”全域文旅核心圈综合开发和汉江夜游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安康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构建政企“双赢”局面。
安康市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成效经验再获全国推广
9月30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简报》(第28期,总第625期)以《陕西安康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题第6次介绍河湖长制探索实践及成效经验。
安康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安康市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加强河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有力保障。高点定位,全域推进。把幸福河湖建设纳入河湖长制重点工作和目标考核,市总河长调度督导。2024年,全市打造了安康瀛湖、黄洋河、青泥河等11条幸福河湖,提升了全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保障能力。协调联动,系统施治。充分发挥“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作用,督导河湖问题整改,严厉打击侵害河湖环境的违法行为是长效管护,共建共享。全市设立2598名护河员公益岗位,每年投入1600万元资金,让大小河湖有人管、有人治、有人护。四是提质增效,兴水富民。充分发挥河湖资源优势,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推进涉水旅游项目190个,完成投资114.49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安康城市形象推介走进京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11月7日至8日,安康市分别围绕“这里是安康 这里是汉江”“一江连南北 双城续情缘”主题,在北京市、天津市举行城市形象推介展示活动。
本次安康城市形象推介展示系列活动分别在天津市津湾广场、北京环球财讯中心启动,现场开展安康南水北调十周年宣传,推介安康文旅资源、富硒食品和农特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签约夜间经济、康养旅游、包装饮用水等10个招商合作项目,同时通过民歌表演、戏曲联唱、分享交流等多样形式表述安康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绿色发展故事,还在北京市南水北调环线管理处亦庄调节池举行了“水从安康来”汇水仪式。期间,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围绕津陕对口协作、产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进行沟通洽谈;前往新华社拜会对接,围绕加强交流合作、讲述安康高质量发展实践故事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安康城市形象宣传活动为期一月,开展“美丽汉江 美好生活”南水北调主题摄影展、“安安·康康”人偶巡游快闪和安康美食走进机关食堂等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展示推介安康城市形象与特色产品。
《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发布
11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将安康市河湖长制工作经验提升至法规层面,单设一章,为推动河湖长严格履职、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条例》结合安康河道管理工作实际,确立了河湖管理体制,从地方法规层面规定了全市实行河湖长制,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县、镇三级河湖长体系,明确了各级河湖长及其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规范了河湖管理新举措,规定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内容,明确清淤疏浚方案编制和审批权限,强化了对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的指导和约束;细化了河道管护规定,作出了危害河道安全的禁止性规定,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日常监测河道情况以及在汛期时组织巡堤查险抢护和汛后及时修复的责任。(供稿:安康市水利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