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水更清、景更美、生态更宜居。这一民生工程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汉阴样本”。
因地制宜,破解治理难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汉阴县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理,遵循“规划先行、统筹实施”的总体原则,颁布实施了《汉阴县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2-2035)》,对全县10个镇14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进行专项规划。根据村庄类型、人口变化、乡村规划、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村民习惯等,科学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综合采用“单户小三格处理、三五户小塘生态式处理、小院子微动力设施处理、多户归集大三格处理、大型安置点和社区纯动力设施处理”五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分年度梯次开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创新机制,保障长效运行。农村污水治理,”建好”是基础,”管好”才是关键。汉阴县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三方运维、村民参与”的管护模式,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为此县政府出台农村生活污水资金保障文件和考核办法,加强日常管护,避免出现”建而不管、管而不护”的现象。还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久久为功,绘就美丽画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是净化水体,更是净化生活方式,既是环境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才能真正让乡村水清岸绿、生态宜居。未来,还需在智慧化管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让农村污水治理更加高效、可持续。只有跨过这道”环境门槛”,才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在这条治理之路上,每一滴清水的回归,都在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文明的进步。(刘建友)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