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高质量发展

铜川市人民医院:AI机器人助力冷冻消融 开启肺部疾病治疗新篇章

2024年,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疗技术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于铜川市率先开展穿刺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用一根针“冻死”癌细胞。该技术为肺癌及肺部疾病介入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在整个西北地区处于技术领先水平,标志着我院在肺部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达到新高度。

IMG_256

引领科技前沿,创新治疗方式

铜川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2024年9月,医院组织人员前往广州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并就该项目在我院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交流,最终达成技术支持意向。

专业团队,卓越成果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下,2024年10月初,我院消融介入组正式成立,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祥担任负责人,成员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手术麻醉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2024年10月下旬,在广州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介入中心陈延伟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2例复杂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

 

IMG_258

病例展示

患者王某,体检发现右下肺结节,形态不规则且有毛刺征,复查后结节增大,考虑是高危结节。由于患者患有慢阻肺,既往还做过食管癌和肺大泡切除手术,肺功能极差,无法耐受常规外科手术。入院后,医院组织多学科团队(MDT)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确定为其实施穿刺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祥应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系统为患者实施了精准的手术。

术中,机器人规划出最佳进针路径并精准定位,随后在CT定位引导下,罗主任将一根直径仅1.49毫米的消融针准确穿刺进入患者病灶,启动冷冻系统,利用氩气在1分钟内将消融针尖端的温度降至零下160摄氏度左右,迅速包裹肿瘤组织,冻结肿瘤细胞,冷冻完成后,再利用氦气迅速升温至30摄氏度进行融解,通过3次冻融循环,使肿瘤细胞破裂、损毁、死亡,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示原位腺癌。术后一月复查胸部CT显示肺结节病灶消融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IMG_259

智慧医疗与传统手术的优势对比

此次手术的成功,智能机器人助手功不可没。它能够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多视角的立体三维重建,使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通过精准计算及智能影像分析,减少呼吸位移偏差,规划出最精准的进针位置、角度和轨迹,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与传统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就像铲除整片草地,而肺结节消融则既能精准除掉杂草,又能保护周围的花草不受伤害。其以“针”代“刀”,以“消”代“切”。作为一种纯物理治疗,具有诸多优势。该技术创伤小,只需经皮穿刺,不开刀,仅留一个小针眼;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可正常饮食和活动,一周后即可恢复日常生活;精准可控,消融范围可控制在病灶周围0.5-1cm,且可重复操作性强;疗效显著,通过大温差冷热逆转,可彻底摧毁病变细胞;免疫激活,消融过程中释放的抗原能激活免疫系统,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早期肺癌、多发肺结节、高龄、基础疾病较多、肺功能差、不能耐受传统手术以及不愿行手术切除的肺结节患者。

IMG_260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医疗进步

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此次创新实践,切实造福广大患者。未来,科室将持续探索医疗科研与临床实践,致力于将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供稿:铜川市人民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欣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