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汉中藤编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汉中市南郑区生态资源统筹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汉中藤编编织技艺规范》(地方标准编号:HZ7-2024),经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于 2025 年 3 月 11 日正式发布,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中藤编承载着千年技艺传承。为系统性保护和标准化推广这一文化遗产,南郑区生态资源统筹发展中心于 2024 年 3 月正式向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地方标准立项申请。经严格评审,该项目于 2024 年 11 月获批列入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在市质检协会、市质检中心、陕西理工大学、区文化馆、区市场监管局、区秦巴办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相关专家及业务骨干成立编制团队,在对市内多个县区和四川怀远实地调研后,经数据验证、技术论证等多轮工作,最终形成科学规范的技术文件。
2025 年 1 月 7 日,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省、市专家召开标准技术评审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规范全面涵盖传统藤编工艺核心要素,创新融合现代生产技术要求,在原料选用、编织技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标准化体系,既保留非遗技艺的文化基因,又适应规模化生产需求,对推动藤编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规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汉中藤编产业进入“标准引领、文化赋能”的新阶段。下一步,南郑区生态资源统筹发展中心将协同相关部门及单位,通过技术培训、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举措,切实保障标准落地见效,助力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让这一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供稿: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