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以来,汉阴县城关镇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以“立体式普法、精准化服务”为主线,创新推出“统筹+定制”“阵地+流动”“宣讲+实践”普法模式,推动民法典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高位统筹,定制化普法精准对接需求
汉阴县城关镇党委政府将民法典宣传纳入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司法所牵头、多部门联动、村社网格落实”机制。司法所立足基层治理难点,针对森林防火责任、家庭教育促进、家风文明建设、孝义文化传承等热点问题,精心编撰系列民法典专题宣讲稿,以案例释法、方言解读、漫画图解等形式,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同时,结合孝义新风进万家、农业生产、防返贫排查、全民反诈宣传等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法律需求大走访”,梳理群众关心的土地流转、赡养继承等法律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实现普法内容与民生诉求精准匹配。
全域覆盖,“七进”行动织密普法网络
创新打造“流动民法典课堂”,组建由政法干警、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构成的“普法轻骑兵”,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院落、进农户、进活动现场“七进”行动。在村、社区广场设置法治文化长廊,以“法典墙”“案例栏”吸引群众驻足;针对茶园、产业园等生产场景,推出“田间法律茶话会”;联合中小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比赛;在月河工业园区开设“午间普法微课堂”,实现普法场景多元化。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开展专题宣讲28场次,覆盖群众5千余人次,发放普法资料5000余份。
院落深耕,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各村(社区)充分发挥“321”基层治理模式优势,依托294个网格、30个党群联络点,将民法典宣传融入小组会、院落会、道德评议会。三元村以“村史馆”为载体,将遗产继承、邻里互助等法条与“道德积分”结合;中坝村在“防返贫走访日”中融入婚姻家庭法律咨询;新城社区打造“法治楼栋长”队伍,通过“新城和美”微信群推送普法短视频。城关派出所更是创新推出“暖心会客厅”,由社区民警、调解员、律师驻点提供“法律诊疗”服务,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物业纠纷等29起,真正实现“普法一件、治理一片”。
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通过“靶向发力+全域浸润”,既提升了群众“遇事找法”的意识,更培育了基层“办事依法”的生态。城关镇将持续深化“民法典+”实践,让法治甘泉滋养城关大地,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龚厚霞)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