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石泉县医保局将“‘四个强化’守牢不发生因病致贫返贫底线”列为年度局长重点项目,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落实的工作思路,把医保民生保障从“日常工作”升级为“攻坚工程”,以宣传动员、监测预警、政策落实、服务优化为着力点,全链条发力,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特殊群体“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医保力量。
政策宣传:把“民生事”当“头等事”,让政策“走深走实”
“以前总担心医保政策听不懂、享不上,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三句半’、领宣传册,连我家孙子都知道咋帮我查参保状态!”在石泉县春潮广场的医保政策展演现场,65岁的陈大爷拿着宣传手册笑着说。这是2025年医保局长项目中“强化宣传动员”的生动场景。
作为局长项目的“首道工序”,宣传动员不再是“广撒网”,而是聚焦“精准触达”。医保局联合文广局打磨“医保政策三句半”“短视频解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在社区广场、各镇集市开展“面对面”展演;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医保知识10期,制作医保短视频4个,针对异地就医备案结算、慢病申报报销流程及范围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石泉政务服务抖音号进行了专题直播,在线人数达1万余人;在定点医药机构服务窗口放置宣传手册、医保政策二维码;开展医保政策服务进代表家站,与人大代表面对面通报情况、宣传政策。建立县镇村三级排查机制,今年以来已完成313名特殊人群参保状态核验,确保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率始终保持100%,让“人人有医保”的基础防线越筑越牢。
监测预警:让“风险点”变“干预点”,把帮扶“做在前面”
“多亏医保局早发现,不然我家这治疗费真要拖垮日子了!”喜河镇监测户赵老伯近期因白内障住院,三重保障后自付费用仍超1万元。石泉县医保局通过“强化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数据推送至镇政府和民政部门,为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在2025年局长项目中,“监测预警”被打造成“防返贫前置探头”。石泉县医保局安排专人负责每月梳理两类重点人群数据,脱贫人口三重保障后自付超1万元、一般人群自付超2.6万元人员,形成风险名单同步推送至各镇政府、民政、卫健、残联等6个部门,建立“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台账帮扶、跟踪回访”的闭环机制。2025年以来,推送预警信息408人次,因病纳入监测80户258人,均已全部落实帮扶政策,让因病返贫风险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化解,真正实现“预警在前、帮扶在后”。
政策落实:从“全覆盖”到“精准享”,让红利“直达指尖”
“不用跑县城,工作人员上门就给我办了慢特病证,以后看病拿药就更省心省钱了!”家住曾溪镇的刘大妈因患恶性肿瘤导致行动不便,一直没办理慢特病认定。石泉县医保局通过数据筛查发现后,立即组织专家上门鉴定,完成认定手续。
2025年局长项目将“政策落实”聚焦“精准滴灌”,一方面全额落实参保资助参保资助14384人339.02万元,医疗救助2490人次295.84万元,实现应助尽助;另一方面开展政策回头看,针对2024年以来脱贫人口自付超1万元、一般居民自付超2.6万元人员,逐户核查研判纳入是否精准、帮扶是否到位;针对慢特病认定难点,为行动困难群众提供上门鉴定服务,累计完成10余人慢特病认定,通过数据筛查,对符合慢病指标的主动反馈提醒申报91人,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需要的群众。
服务优化:从“多跑腿”到“少跑路”,让便利“贴近民心”
“以前办医保报销得跑县城,现在在镇上就能办,真是方便啊!”饶峰镇的王大姐拿着刚办结的报销凭证,对医保服务赞不绝口。
在2025年局长项目“强化服务效能”的落地推进中,群众医保办事的便捷化正持续提升。为让群众办事更省心,石泉县医保局印发《在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优化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优化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申报认定流程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将参保登记、待遇报销等8项高频业务下放至11个镇医保服务站,打造“15分钟医保经办便民服务圈”,实现“小事不出镇”,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同时针对服务事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规范和简化,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此外,持续加强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网上办、掌上办办件率,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感受到医保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2025年,石泉县医保局以“局长项目”为总牵引,让“四个强化”从举措变成实效,从保障升级为守护。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项目推进,细化举措、优化服务,用医保“守护网”兜住民生“幸福线”,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安心与踏实。
文。(夏 迪)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